生活中,儿童玩具伤人的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1~3岁的婴幼儿,易发生吞食小玩具或被玩具、小零件卡住等意外。近日,市民郑女士向本报反映,自己快满一周岁的儿子不久前就被一个小铃铛卡住手指,所幸发现及时,并无大碍。
据郑女士介绍,当天,家里人准备了一些物品,给孩子提前练习“抓周”,“当时只是在地上放了小汽车、纸张、算盘、书笔之类的物品,儿子还不会走路,坐着玩,把每件物品都抓了一遍,最后抓着系在汽车上的金属小铃铛不放。”郑女士回忆说,“大约玩了几分钟,我握着他的手想让他站起来,结果一碰他的手他就哇哇大哭,试了几次还是哭,这时我才察觉到情况不对,仔细检查他的手。”郑女士说,“原来,他的手指被卡在了铃铛的金属圈里,手指胖乎乎的,金属圈又太小,伸进去容易,但是却半天拔不出来。”担心孩子的手指被卡太久不好,郑女士赶紧拿来香皂,给孩子擦手润滑,最后才慢慢地拔了出来。虽然取下来了,郑女士还是觉得不放心,于是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检查了一下,说肿得不厉害,手指也能正常抓握,我们这才放下心来。”聊到这件事,郑女士仍心有余悸。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家长在购买玩具时均较为随意,基本没有留意玩具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也较少注意玩具的年龄适用范围。对此,儿科诊所黄医生表示,1~3岁的婴幼儿正处于好奇心最强的时期,感知发育驱使他们见了东西就想拿在手里,甚至嘴里“尝一尝”,这往往最容易发生意外。“像铃铛、戒指等这些带有缝隙、圈圈的小玩具要特别注意,不慎被卡住后,轻的会造成卡的部位局部坏死、感染;重的,如果卡的时间太长会造成肢体的损坏,甚至需要截肢。”黄医生建议,家长发现孩子手指被卡后,第一时间可用油、肥皂类的润滑剂涂抹手指,将手指取出,如果手指被卡时间较长并且发生肿胀,最好还是请消防部门帮忙并及时就医。
另外,黄医生还提醒,家长一定要注意按适用年龄范围选购玩具,在孩子玩玩具时加强看护,杜绝意外发生。
报料人郑女士,奖金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