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因为一部寻找失踪儿童的电影,蔡磊成为了一名寻找失踪儿童的志愿者。当年秋天,经营拖鞋生意的他,突然想到,借用自己生产销售拖鞋的标签来让更多的人看到失踪儿童的信息,增加寻找到失踪儿童的可能性。蔡磊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已经连续4年在自己生产销售的拖鞋上挂上印有失踪儿童信息的标签,总售出数超过800万双。(11月7日《北京青年报》)
这些被挂在拖鞋上的失踪儿童信息卡,不仅有失踪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失踪事件、失踪地点等基本信息,还附有失踪儿童的照片和联系人的信息以及著名的公益寻人网站“宝贝回家”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这样一来,一旦有人购买了这样的拖鞋,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信息,说不定就会发现失踪儿童的线索,从而为找回失踪儿童提供帮助、贡献力量。
随着“拖鞋寻人”被媒体曝光,引来网友关注,多数人在对蔡磊的行为表示赞赏的同时,也有人提出了质疑,甚至认为他这是在出风头、炒作自己,而且寻人的效果值得怀疑。而在我看来,蔡磊在自己生产销售的拖鞋上印制失踪儿童信息,把一双普通的拖鞋变成“寻人拖鞋”的背后,不但体现出了蔡磊作为个人的公益之心、社会责任感,同时也折射出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传统道德理念在现代社会的一种继承与弘扬。
对于寻找失踪儿童来说,我们很难说哪种方法有效,哪种方法无效,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就可以为找回失踪儿童多一点帮助,增添一份信心。一些失踪儿童的父母家人,穷其一生都在寻人的路上,他们往往就是跟着各种线索在跑,而“寻人拖鞋”就是希望以群众的力量,发挥“人海战术”的作用,为寻回失踪儿童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线索。
蔡磊通过“寻人拖鞋”到底帮助多少人找回了自己的孩子,因为拖鞋上的失踪儿童信息卡所留的联系方式并不是他的,所以他也不知道。但无论帮助了多少人,甚至说即便现在还没有帮到人,都无法否定他的行为属于一种社会正能量,无法否定他是一位有责任意识和公益精神的现代公民。在四年的时间里,蔡磊一共卖出了800万双带有失踪儿童信息的拖鞋,而个人付出的成本也多达几十上百万元,如果我们什么都没做反而去质疑投入心血,花费金钱的人,那无疑是不公平的。
不管是寻找失踪儿童的专业人士,还是像蔡磊一样在做好自己事业的同时“顺带”帮助寻找失踪儿童的社会志愿者,他们都是在为一个又一个家庭的破镜重圆而努力,他们都在为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变得更好而努力,所以对于他们的行为,还是多些理解、肯定与支持,少些猜忌、质疑与否定。
(编辑:喃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