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西北行 破偏见
发布时间: 2019-09-03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你见或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这是对西北最好的诠释吧!

  在岭南水乡成长的我们,从小就不忍远去,是情怀还是其他,任谁也说不清。选择大学家长也一定“出谋划策”,第一点就是选择大学千万不能出广东省,这种观念也深深影响了我们,从此也“禁锢”了我们远行的脚步。

  可是,与我而言,虽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岭南人,却一直想出走广东,哪怕选择学校不能如愿,可是暑假的实践我却不能再望而却步。我向往那个与我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地方,尽管那里被别人描绘得漫天黄沙、寸草不生,但是我却不相信,一个蕴含两千年的历史地方怎么在我们的印象中就只剩荒芜与残破。

  我对武威的印象源于《大西北》的公选课上,老师用较长的篇幅向我们介绍武威这座城市,老师说:“去年武威的三下乡执行让人印象深刻,虽然这座城市不像甘肃省会兰州,也不像举世闻名的敦煌,但是它却令人印象深刻”, 老师鼓励我们勇敢地去体验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文、不同的丝路,也是通过这次课更加坚定了我“探险”的决心。

  机缘巧合,我参加了老师的三下乡队伍,随着队伍到武威。

  火车摇摇晃晃地行驶了31个小时,窗外的风景一路掠过,坐在车窗中眺望一个与我完全陌生的环境,既不平静也不激动,思绪如同火车的轨迹,偶有转弯后归于直行。铁轨每日承载着不同的过客前行,它见证了人们对西北的肯定。

  31个小时之后再7个小时,晚上十一点,我们终于到达了丝路小镇。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急于拥抱这座历史之城,我们忘记了行李,只听到队员喊:“快点,这个火车站超级漂亮,赶快一起拍一张合影”。

  办完入住手续,时针已指向零点,我们在深夜感受到了戈壁上的柔情:零点之后这里依然灯火通明,一如广州的模样;当你过马路时,司机主动停车为你让行。礼让,是武威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翌日清晨,去买早餐,阿姨为每一杯豆浆都打好结,再按位置摆好在袋子里,以防倾撒,临走时还不忘叮嘱我们小心烫伤;在博物馆参观时,偶然遇到一位当地人,他小心翼翼地参观,深入地学习、了解武威文化,并仔细的做好记录。认真,是武威人的另一个标签。

  无论是与我们沟通,想要更好的推崇西夏文化的西夏博物馆馆长,还是细心为我们介绍西夏文化、西夏文的李老师,他们都让我明白了,不管你来自何处,只要你热爱这片土地,这份文化,他们每一个人都要以倾囊相授。

  武威的建筑,同样富有特色,武威文庙、雷台汉墓、都让我们看到丝路上建筑的博大精深。武威的文化,源远流长。从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显其“武功军威”而命名武威起,就注定这座西北城市与南方地区截然不同,来到武威,我们忍不住的想要多停留几天,哪怕只是在街道上走走,与陌生的大爷聊聊天,只因为这座城市让我觉得无比的舒服,没有快速的生活节奏、没有大厦林立只有人们恬淡的生活,这份意境足以让我留连忘返。

  待过几天后,不禁有一种惋惜,太多人没有了解到武威这一座源远流长、钟灵毓秀的城市,它的文化、它的人文、它的建筑,都值得我们放下心里的负担,细细一观。

  其实,甘肃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般黄土铺天、落后贫瘠,它用它深厚的文化底蕴留下我们的一往情深,西北的城市可以不急于改变,因为这是丝路文化的归宿呀!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的小伙伴勇敢前行,走向这片承载厚重记忆的城市,他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林思仪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