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强基础 谋振兴 助脱贫
发布时间: 2019-08-19 来源: 作者:

近年来,凤光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村居环境实现质的提升。通讯员  摄

  □记者 翁兴耀 黄卓奇

  特约记者 林楚明 通讯员 吴泽群

  近年来,隆江镇凤光村党委紧紧围绕“打基础、保稳定、促发展”工作思路,强化党建引领,全方位推动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的落实,把贫困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乡亲脱贫奔康的坚强战斗堡垒,为乡村振兴工作扎实铺开注入强大动力。

  夯实党建基础

  打造坚强堡垒

  凤光村党委对标“六个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和任务目标,着力推进党委自身建设,进一步优化党组织设置,将村党支部升级为村党委,并通过设置党小组,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建立党员微信平台,丰富党的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基本制度,切实增强了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基础。

  为加强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党性修养,凤光村每月组织村党员干部开展一次以上集中学习,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基本知识,淬炼党员党性,坚定党员信仰,锻造忠诚的政治品格。

  借助党建规范化建设,凤光村党员党性得到了提升,党员干部履职能力不断增强。该村原计划两个月才能竣工的农村人居环境工程建设项目,由于村党员干部带头在前,积极主动拆违建、调纠纷、保进度,22天内便提前完成项目的施工,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称赞。

  整合资源力量

  助推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凤光村借助扶贫第一书记、“直联”团队成员与党建辅导员等方面资源及力量,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组织兴村和市党建示范工程工作,广泛发动各行业党员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扶贫驻村工作组的争取下,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免费帮助凤光村就改善人居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保障了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方向性指南。另外,2016年以来,通过单位帮扶、乡贤捐赠等多个渠道,凤光村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榕树群广场、休闲广场,修缮破损路面,更换、维修路灯和视频监控,推进了“雨污分流”及“三清三拆三整治”项目的顺利实施,使该村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目前,凤光村在通往乡村振兴道路上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歇,该村还计划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村龙光大道接伯公路、机耕道、村卫生站以及村公厕翻新改造等项目,各项建设正有序推进中。

  为提升党员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党建工作的浓厚文化氛围,凤光村还积极挖掘潜力,努力打造党建样板工程,因地制宜,在村休闲广场以及莲池周边设置党建宣传栏及宣传牌,建设党建主题公园,使党建文化宣传由室内向室外延伸,宣传阵地由封闭向开放转型,让主题公园成为党员群众喜爱的休闲场所,大大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水平,也为乡村振兴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把握“两个抓手”

  助力脱贫攻坚

  作为省定贫困村的凤光村,近年来以此为切入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与脱贫工作相结合,组织党员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发动,牢牢把握“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两个抓手,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物质脱贫方面,凤光村主要依靠技能培训、就业、产业奖补和发展红薯种植特色产业,利用扶贫资金开展机械设备租赁等项目来实施。2017年,凤光村与广州崧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就“一点红”红薯种植项目达成合作协议,形成以合作社负责种植、公司引进和销售农产品的模式。刚开始,村民对这种合作方式心存顾虑。在村党委班子的鼓励下,该村党员干部果断站了出来,成了合作社的第一批社员,并对红薯种植项目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发动村民群众加入合作社,最终形成了“党员+农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村)+基地”模式,实现产销直连。通过合作社带动,不仅将“一点红”红薯打造成特色农产品,而且带动了村经济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当年通过电商销售的红薯达到14万斤,销售金额达到80万元,尝到了甜头的贫困户对此喜逐颜开。

  在精神脱贫方面,近年来,凤光村通过隆江镇党委和省铁投集团,邀请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技术师范学生到村开展支教和扶贫助教实践活动;与惠来县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题培训会、扶贫宣传会,向贫困户宣传国家相关扶贫政策,手把手教授实用技能,并从精神层面鼓励他们要坚定信心,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贫困户自力更生,勤劳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