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教育惠民提升百姓获得感
发布时间: 2019-08-15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陈洁丹 实习生 郑佳仪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提高国民素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揭阳紧跟国家政策,从扫盲识字、普及高小、普及普通话、职业培训到高等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整个揭阳地区民众的文化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个高中生都很稀罕。经过70年的发展,今天大学生已经非常普遍,硕士生、博士生越来越多。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教育发展带来的获得感越来越强烈。


  五六十年代      夜校扫盲班盛行,高小教育普及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农村的文盲率更高达95%以上,有的地方甚至十里八村也找不出一个识文断字的人来。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国家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揭阳紧跟全国扫盲运动的步伐,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扫盲。“在当时,主要有开办夜校、印制识字课本等方式帮助人民群众识字,由于师资缺乏,‘以民教民’的工作方法解决了扫盲运动的师资问题。”1952年在揭阳县白塔镇广和小学任教,如今85岁的林尤文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广和小学,为识字扫盲开办了夜校,扫盲年龄跨度大,小至几岁孩童,大至六七十岁老人。“周围不识字的人,都利用晚上学习日常用字,当时一个夜班有近百人参加,大家学习热情非常高涨。”


  “月娘月光光,夜校开大门。阿哥抱孥仔,阿嫂拿课本。两人齐齐去,双双上学堂。”这一首潮汕话歌谣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当时上夜校扫盲的情景。地都镇下成村74岁的郑叔边唱朗朗上口的歌谣,边跟记者聊起上世纪50年代识字扫盲的情况:“当时我才11岁,还在上小学,老师组织我和同学几个人,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村里唱这首歌谣,通过这种形式,动员大家识字。村里很多老人不识字,孙子成了爷爷奶奶们的小老师。”郑叔边回忆边告诉记者,“当时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街道,人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文化学习中。从1950年到1964年的10多年中,摘掉文盲帽子的人很多。”


  在开展识字扫盲的同时,全国也在普及高小教育。1956年颁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内规定:“按照各地情况分别在5年内或者7年内普及小学义务教育”。


  “在过去小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称为初小,而五年级和六年级为高小,高小属于小学文化程度。”林尤文老师说,为普及高小,当时,揭阳教育系统的每位老师都有任务:一是动员适龄儿童入学;其次是保证学生读到小学毕业,不得中途退学。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很多老师通常要挨家挨户上门劝服孩子的父母让孩子上学,跑脚皮、磨嘴皮变成了老师们的主要工作。林尤文老师动情地说:“这一项运动持续了很多年,在当时揭阳较为先进的农村地区,经过老师们的努力,小学的入学率基本达到了98%.”


  八九十年代       职业培训走俏,高等院校升温


  我国地域辽阔,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方言,南北方言间存在巨大差异,给交际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言存在。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揭阳地区一直是以潮汕话进行交流、教书。20世纪70年代后期,揭阳还是用潮汕话教书,但在语文课上已经采用‘两语教学’,即在朗读课文方面用普通话,而其他教学还是沿用潮汕话。”当了几十年老师的林尤文跟记者聊起方言到普通话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人际交往频繁,这个时候,普通话作为交流的语言,显得更为重要,揭阳各地都要求教师参加普通话训练班,用普通话教学。”


  “普通话的普及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而今,在我市,教师上岗必须持有普通话资格证书,幼儿园教学也都用普通话了,娃娃上学不是说潮汕方言而是讲普通话。”林老师谈到普通话的普及,感觉很迅猛。


  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简单的识字,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此时,职业培训、高等院校顺应时代潮流出现了。


  “我们以前那个年代,大家识字不多,找工作也不难。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被解放,有一技之长的人找工作相对比较容易,那个时候,很多人就想学一门技术好谋生。于是,我市的职业培训学校应运而生。”今年81岁的陈伯跟记者聊起了职校的缘起,“在印象中,1980年,以技能培训为中心的美音职校成立,随后,德桥技校、皓星技校等众多职业培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为我市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还记得那时候,职校教得最多的是摩托维修。”


  “渐渐地,人们不再满足于学一技之长,他们对高等教育有着更大的渴望。在人们的期盼声中,1999年,揭阳市出现了第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揭阳学院。自此,揭阳打破了没有大专院校的局面。” 陈伯一边回忆一边跟记者说,“随后,普宁市潮汕职业技术学院的出现,标志着我市有两所高等院校,学子们求学不必再舍近求远了。”


  70年来,知识改变国运、改变个人命运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读书接受文化教育不再是一种政府行为,而是民众的一种自觉行动。从解放初国家组织扫盲到文化素养逐步提高,从高小到本科、研究生、博士生,人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不断升温,教育事业上的翻天覆地变化,增强了民众教育获得感,照亮了千千万万学子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