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庸兴
一年一度的暑假旅游高峰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这几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然而游客在享受出游乐趣的同时,安全意识未必水涨船高。暑期是旅游的黄金时期,不少市民会趁着假期带着孩子外出旅游。可是,在繁忙的旅游市场背景下,暑期也是涉旅安全事故的高发期。
入夏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曾提示游客,“雨季出游多诗意,旅途风险要警惕。”的确,暑期出游高峰,往往与多种灾害、危险因素相互叠加。雨季来临,路面湿滑,易发生交通事故;山区、海滨等避暑地往往也是泥石流、滑坡和台风等灾害的多发地;高温潮湿时节,蚊虫滋生、食物容易变质,疫病、中毒风险增高……尤其需要加强防范。
为确保暑期旅游高峰安全,文化和旅游部适时作出紧急安排,要求各地、各景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排查旅游市场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发现潜在安全风险,主动分析问题原因,查找问题根源,强化整改主体责任,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要营造整治高压态势,对安全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整治一起、警示一片,扎实推进暑期旅游市场的安全整治工作,保证暑期旅游市场安全有序,确保游客出行安全。游客要时刻关注旅游、交通、外交、卫生、气象等有关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了解当地天气、地理环境、卫生、交通、社会治安等情况及应急救援电话,试着买份旅游保险,根据具体活动合理选择物品和装备,备足食品、水、药品等,做到有备无患。还要提高安全意识,看管好随身物品,遵守当地交通法规,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妥善应对,及时报警。此外,要理性消费,谨慎选择高风险旅游项目,购买旅游意外保险,切实做好出行前的“功课”,保障出游安全。
出游本为散心,不应成为糟心甚至痛心之旅。因此,游客要听从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发布的灾害警示,高度警惕地质灾害。不要前往正在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旅游,不在危险地段停留,不在滩涂、河道、山脚、行洪道等区域游览、探险、野营和露宿。如若遇到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第一时间开展自救互救,并拨打110、120及当地公布的求救电话寻求救援。
对于喜爱高风险旅游项目的游客群体,文化和旅游部强调,高风险旅游项目专业性强、风险程度高,易因天气、环境、设施和操作等因素影响而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因此,要安全为先、量力而行,慎重选择高风险旅游项目。
暑期旅游安全工作需要警钟长鸣,各地应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才是旅游产业的最大效益”意识。在落实暑期旅游市场安全工作上,变被动为主动,防范突发安全事件的发生,做好暑期旅游市场安全这篇大文章。
(编辑:孙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