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是岭南的时令物产。 综 图
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放。
这是个节候谚语,意思是:端午节没过,破棉袄还不敢收藏起来,意思是天气可能还会冷。粽,潮音白读zang3;放,白读bang3,押韵。裘,文读音kiu5,如“肥马轻裘”等。但指皮袄、棉袄一义,潮汕话俗读为[hiun5].各地都有类似的谚语,如“五月未食粽,破裘唔甘放” “五月未食粽,破裘唔敢囥”(囥,音keng3(劝))等等。像今年的天气,变幻无常:清明节30摄氏度,而立夏20摄氏度,真的是“破裘唔敢放”。
五月龙教囝,六月天奔龙。
这是个节候谚语。谓农历五、六月间多阵雨、雷阵雨,想象中,是老龙王教小龙学习呼风唤雨吧,才会是这样的雷雨阵阵的样子。北方话也说“五月天,孩子脸,说变就变”,是同样的道理。
五月雷,雨相随;六月雷,酥过 .这是气象谚语,谓农历五月份天打雷,大雨相随;而农历六月打雷,有可能“旱天假雨意”,雷声大,雨点小。 ,潮音hui5,方言字,指瓷器,本字未明。也有做“五月雷,猪免槌”,说的是五月份打雷,马上就要下大雨了。人不用去赶,猪也会自己老老实实跑回猪窝里避雨。
五六西风灱如沙,七八西风毒过蛇。
气象谚语,谓农历五、六月间刮西风,则干旱;七、八月间刮西风,则可能下大雨。也作“五六西风旱,七八西风祸”。灱,潮音da1,干燥。
五六最怕海底乌,七八最怕长脚雨。
节候谚语,谓五、六月间最怕海边天际布满乌云,那一定是要下雷暴雨了;七、八月间如果连续下雨,也可能暴雨成灾。尤其是碰到台风,就更是灾难了。“长脚雨”,连续下个不停的雨。相近的谚语是“五六海底乌,七八山内朦”。山内朦,指山里面被水雾笼罩,也是水量充沛、随时会下大雨的征兆。
三四雷响骑马走,五六雷响断风吼。
气象谚语,谓农历三、四月间打雷,必有大雨,所以要赶快“骑马走”(骑着马赶快跑)躲雨;五、六月间打雷,未必有雨,可能“光打雷,不下雨”。
三四东风旱,五六东风祸。
气象谚语,农历三、四月间刮东风可能要干旱;五、六月间刮东风,则天气也不正常。
五月东北风,一刮鱼走空。
这是渔业谚语,说的是农历五月如果刮东北风,鱼都钻海里了,捕捞不到。风,南澳话读hong1;空,读kong1,押韵。澄海等地则读“风”为huang1,“空”读kang1,也押韵。
五月犁蔗厢,六月穿蔗沟。
这是农业谚语,讲的是种甘蔗的经验:五月份培土插种甘蔗苗,六月除草培土。厢,读[sion1/siên1],这里指培土而成小垄,“蔗栽”插栽其中;而后定期除草、培土、施肥,甘蔗才能长得好,多产糖。
三四人卖梅,五六煠草馃。
时令物产谚语,谓农历三、四月间,杨梅熟了;到了五、六月间,街坊间到处都是煮卖凉粉草膏的担子。草馃,凉粉草熬制而成的夏令解暑小吃。“煠”,潮音sah8(啥8),用水煮。五、六月间天气多变,阵雨时至,故也有“草馃煠熟,天时变局”的气候谚语。
五月荔果树尾红,六月蕹菜存个空。
这是个时令物产谚语。谓农历五月枝头荔果已红,熟透了。而六月份的蕹菜(水蕹),茎大而中空,长老了。红,潮语白读音ang5;空,白读音kang1,押韵。
(编辑:陈悦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