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退而不休
发布时间: 2019-07-10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陈耿洪

  6:10,马老师准时起床,刷牙、洗脸。老伴问:“怎么不多睡会儿?”马老师说:“还睡?再睡岂不是要迟到了?”


  马老师一般7:30前到学校,超过7:30他就觉得是迟到,四十年均是如此。用他的话说:可不能要上课了才赶到学校,心紧气躁的,上什么课!第一节没课,他也是这个时间,到学校教室看看学生,打扫办公室,备课改作业,雷打不动。


  “还去学校?从今天开始你不是退休了吗?”老伴提醒他。“哦,忘记了。”马老师一阵失落,他忽然一片茫然,吃完饭要去哪里要去做什么呢?他完全没有心理准备。


  “退休好啊,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不用工作,又有钱拿,还不比在职时少!”老伴欣喜地念叨着。“你懂个屁!”脾性一向很好的马老师突然间发怒了:“退休就意味着老了,不中用了,拖后腿了,快完了!”马老师连珠带炮地说着,骂得老伴不敢言了。


  吃完饭,马老师闷闷地坐着发呆。老伴试探着说:“上班时你很少去哪走走,要不去哪位亲戚朋友坐坐叙叙旧?”马老师摇摇头,一声不吭。一天中,马老师吃得不自在,坐得不自在,连雷打不动的午后休息也辗转难以入眠。


  第二天一早,马老师起床后就到田间地头转转,呼吸新鲜空气,散散步,静静心。田里的庄稼长势不错,蔬菜绿油油,靠近溪边的那片地,已经被人承包种了树,前段时间偶尔听说种树的收入是种田的好几倍呢,供不应求。当然,也有田园荒芜长满杂草的。现在的年轻人,不想种田,说出外打工潇洒,来钱快,政府有补贴也不干。有的人笑笑:如果还靠一亩三分地,娶老婆要等下一辈子!马老师没资格说什么,几年前,他也把一亩多水田给了表弟。


  第三天,马老师决定早饭后到学校坐坐。校长和同事都很热情,但同事有课的要上课,没课的手头也有事,马老师也不愿打扰到老师们,所以在教师办公室坐了10分钟,就到校长室坐坐。聊了一些琐碎,突然校长接到电话:有领导要到学校检查工作。马老师一溜烟回到家,他感觉在学校是个多余的角色,是一个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人,经常到学校走走的念头瞬间灰飞烟灭了。


  马老师郁郁寡欢地过了一段日子,身体出了问题,很少感冒的他竟一个月感冒三次,一次几天,肠胃也有了问题,有时还感觉全身没有一点力气。马老师和老伴都很急,但也没有办法。刚结婚不久的儿子说:“看来得赶快生个孩子让您操心,不然您闲得发慌,闲出病来啊。”马老师想想:也许这病还真是太闲闷出来的。


  春节过后,学校又要开学了。这天马老师接到校长的电话:“老马,本学期学校某老师请假,您能不能过来顶两三个月?工资……”“行,钱无所谓!”马老师听了精神抖擞,比过年还高兴,比每月一次的工资到账还开心,他欣然一口应允。马老师马上成了一个有用的人,可以披挂上阵了,换一种说法,要发挥余热了。老伴也笑逐颜开,重新走进学校可以调节身心,不用吃药捱难受整天彼此苦着脸。


  后来,马老师在离家100多米的一块空地上种起了无公害的蔬菜。有了这点地伺弄,不仅自家基本不买菜,日子也有滋味了。每天到田间巡视两次,要浇水了吗?有虫子吗?要不要加点肥料?今天这菜长高多少?瓜要结果了吧?年轻时马老师可是庄稼的好把式,那技术并没有因为几年的没种田而落下。


  听说村里老板出钱,要在村外一大片空地上铺水泥路,装上一批体育设施,马老师非常高兴,他想现在要好好锻炼身体,建成后可以去那散散步,或者打乒乓球。马老师“墨水多”,忠厚正直有威信,村书记、主任和老板请他打理活动场所的事,马老师愉快地答应了,分文不收。马老师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硬笔字,又会算账,很快成了村里“公益事业基金会”的理事,马老师的生活更充实了。


  马老师决定把村里几位六七十岁的会器乐的老年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乐社,这些人,有的会唱潮剧,有的会弹琴,有的会打鼓,有的会拉二胡,有的会吹箫……各有所长,每天夜里七八点,村外的一角总是搭台唱戏,风景独好。老马把好些人的潜质发挥出来,积极性调动起来。


  在为学校再贡献一学期之后,马老师真正退下来了,不,还不算完全退休,他成了学校关工委的一员。


  (编辑:陈悦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