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穿”越岁月感受时代变迁
发布时间: 2019-06-12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池 妍

  编者按


  新中国成立70年,国家的发展惠及每一个国人的生活。70年间,揭阳的城乡面貌日新月异,衣食住行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版特推出“听祖辈讲那过去的事情”栏目,让我们从老一辈讲述的亲身经历中,领略百姓记忆深处那份与亲情有关与幸福相连的故事,以此感受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从买布裁衣到网上购衣;从弟穿兄衣、子穿父衣到旧衣捐赠;从单一的“老蓝布”到多姿多彩的服饰……回眸70年来百姓服饰的变迁,无论颜色、款式还是服饰细节,甚至是购衣方式,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记者走进几位出生在不同时代的市民家中,听她们讲述自己的穿衣故事。


   款 式  从单一沉闷到丰富多彩


  “我出生于1950年,小时候在农村长大,家里有什么穿什么,根本由不得自己选择。”说起建国70年来穿衣的变化,已退休10多年的老教师李阿姨感慨。“小时候家里兄弟姐妹多,家里的衣服都是哥哥姐姐穿了再给弟弟妹妹穿,不合身或者有补丁是常有的事。”上世纪70年代初和师范同学一起劳动的场景,李阿姨至今历历在目。“那时的主色调基本都是黑、灰、蓝,款式多为衬衫工装裤,还有绿军装是当时最流行的,大家胸前还佩戴毛泽东像章呢!”李阿姨感叹道,那时物资匮乏,服装款式单一,色调沉闷,哪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呀。


  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县城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服装店开始兴起,棉纺织品、化纤制品的种类和样式也越来越多,布料花纹有了色彩鲜明的碎花或格子条纹,衣服样式也多了起来,有了百褶裙、套装等。


  “我最记得那时流行过的‘的确良’‘大垫肩’,街上女孩子穿的都是蝙蝠衫、喇叭裤、健美裤、连衣裙,用当时的话讲,就是太‘时髦’了,而且那时的人不怕‘撞衫’,怕的是被人说穿得土。”家住金都花园的卢女士,是与改革开放一起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小时候最喜欢跟妈妈逛百货大楼,她笑说,“我们现在根本不用为穿衣服而烦恼,烦恼的是选择太多不知穿哪件好。”


  购 衣  从凭票买布到网上购衣


  上世纪70年代初,李阿姨开始参加工作,一个月有33元工资。“那时候工资大部分用来买粮食,剩下的用来屯布料,给家里人做衣服。以前我们只能凭布票到国营商店去买布料,如果光有钱没票,人家也不会卖给你,而且布票也是每家每户按人口分配的,每个人每年只有3市尺的布票,往往一家人一年的布票凑一起才能做一套衣服。”李阿姨说。


  “现在的孩子,哪一个不是一橱子的衣服啊!别看是小孩的衣服,一件少则几十元,多则几百元是常事。”“90后”周女士的女儿今年3岁,孩子的大部分衣服都是网上买的。聊起购衣途径的巨大变化,周女士说,现在网购真方便,揭阳没有的品牌,在网上都可以买到,甚至还能通过海淘买到美国、日本的国家实体店里的衣服。“家里三口人,两个大衣柜都装满了衣服,每到换季时,我都会将家里许久不穿的衣服整理好装进袋子,拿到小区里的旧衣捐赠箱捐赠,小孩穿不着了的衣服就送给需要的亲朋好友。”周女士说。


  裁 剪  从自己缝制到私人定制


  近日,家住榕城区椟松路的邢姨向记者展示了家中的一件珍贵老物件——缝纫机。“在70年代,一家人大大小小的衣服全靠它,以前服装店很少,家里人的衣服或是自己缝制或是店里定做。等到孩子上初中,才到商店给孩子买衣服。”邢姨回忆,那时候裁缝可算得上热门职业,定做一套衣服,布料加工钱不过几块钱。这台有着40多年历史的蝴蝶牌脚踩式缝纫机至今邢姨还不舍得丢掉,“有时还能派上用场呢!”对于旧衣服,邢姨依然秉持着“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只要衣裳缝补后还能穿,便不会轻易丢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定制式服装渐渐成为历史。近几年,定制服装又开始盛行,但现在的定制式服装和以前的裁缝铺子缝制服装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和老公的结婚礼服都是私人定制的,婚礼追求时尚、个性,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礼服,有的款式太过大众化,有的个性十足但穿起来不合身,私人定制就不同了,不仅样式可以自己选择,避免撞衫,而且量体裁衣,穿上又舒适。”今年28岁的小杨是一名个性张扬的“90后”,她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私人定制结婚礼服,是因为它更具个性、更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