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由张园引发的感想
发布时间: 2019-04-17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彭妙艳

  旧城(当然包含各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更新,是中国城市建设面临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好像国家某机构近时发文通报聊城、大同等几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问题,意欲予以摘牌,但民间的反应与专家们不太“共识”,诸如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


  于是,近日有关部门开展上海百年张园全球征集活化方案,就很让我有些感想。


  张园是上海南京西路保护区核心区域,号称中国第一公共空间、新式公共文化的诞生地。上海的许多“第一”都发生于此,如“沪上第一盏电灯”“第一辆自行车”“第一个室外照相馆”都是在此亮相。这个区域的保护更新也即活化工作,已有几年,1100余户居民已先后搬离,而未搬的住户,不少依然过着手拎马桶的生活。活化准备包括对现存174幢建筑进行全面登记建档,布设保护监控系统,钉贴保护标签,组建设计顾问团队,由著名建筑专家阮仪三任张园保护性开发建设总顾问。


  对于如何做好“保护性开发”,阮仪三提出坚持“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原则,表示要探索在街区保留部分近代居住功能的方式方法,结合全球规划方案,征集先进理念,把张园活化成为街区保护重要标杆。


  可以预料,如此大动作下的张园活化工程,应该具有令人瞩目的效果。为旧城保护更新提供良好的借鉴。


  时至今日,旧城的保护更新,已有不少法律法规保驾护航,但在保护、开发关系的正确处理上,方法的使用上,标杆的树立上,经验的总结上,却还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理念、观点的碰撞,有时还很激烈。保护与使用者之间认同的矛盾,尚未能妥善化解。


  缘于许多的“关系”,很难拿出可以受到一致认同的标准,新与旧、存与弃、使用与观赏等等,都不是谁说了就可以“算”的问题。专家认可、肯定的,民家也未必买账。活化真不是简单的事。如果借助了全球那些顶尖大师的名义与智慧,或者容易平息认识上的“见仁见智”,但是它所附加的巨额费用,工程运作成本,不一定是小城所负担得起。投入巨额资金而回收希望微小、速度缓慢,是经营城市的人不能不关切的“情况”。


  必须弄清为什么要保护旧城(名城),而后就能明白应当怎样保护。保护旧城、名城,是为了把旧城名城中那些有代表性的不同精神、工艺价值的建筑物,连同它的生态保护下来,给生人留下历史记忆、精神家园,让生生不息的人们秉承这份遗产、流淌着它的血液,有着继往开来的自信与自觉,有益于发扬民族精神与地方特色,永葆江山风采。但有人理解为是在于保存部分能够满足传统审美趣味的建筑,以及人们怀旧、好奇的心理,以促进旅游业的振兴,这应该属于本末颠倒的见解——虽然保护并不排斥助力旅游发展,否则“保护区”用于保护投入的资金怎样还?人民群众的日子靠什么过?也即是,需要保护的旧城,其保护开发的方向,是既要宜观、宜展,也要宜居、宜业,否则,所谓“保护性开发”的意义就要受到质疑,就必须打折扣。


  这就说明,“整体性保护”是必须有条件的——即整体都具上面叙及的代表性价值。否则,就必须择善而从,只保护那些具有共识的代表性的部分。这部分的修复,就应是“修旧如故,以存其真”,要精做,除此之外,则就应该采用“粗放性”开发——即与保护建筑风格协调、功能互补,宜于居住与营业的开发。这样一来,既可维护街区、城市的历史风貌,又有益于更新发展。其社会效益,是大迁大拆与拥抱僵尸不可同日而语的。有些专家强调逢古必保,逢旧即存,之所以不为许多“原住民”所认可,正在于他们不懂保护性开发,即活化,其重心在于开发,在于激活,如此,旧城才能有新的生命活力。硬是要在城市迈向现代化的背景下,让旧城居民继续过着手拎马桶的生活,这说不过去。


  房子是用来住的,城市是用来生活的,要保护性开发的旧城也不例外。所以一切都必须以此为主要目标来运营,才不致在破除遗憾中再植入遗憾。


  也许,我这理论与全球大师们的先进理念有些不同。我的着眼点在于国情,在于民意,在于“地气”而已,“站位”不知是否不太高了,所以不敢妄称一家之言,就当有话要说好了。


  (编辑:陈悦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