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夸夸群”走红,花式夸奖引关注
社会人士:应从中学习夸赞的思维方式,正面看待身边人和事
发布时间: 2019-04-17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陈洁丹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羞于表达,很少去夸赞身边人。最近,一种微信“夸夸群”走红网络,在人群中掀起一股“求夸”热潮。


  “夸夸群”,是近期流行于各大网络的一种特殊微信群,在群里,无论你说什么都会收到大家五彩斑斓的赞美词——不“撕”不“喷”,只有快乐源泉和“哈哈哈……”而“众星捧月”式的褒奖,也让人信心大增,收获快乐。


  对此,专家认为,求夸,想被夸,本质上是人的“认同”心理需要,“夸夸群”的风靡,更像是年青人自创的一种心理互助模式,它表明生活中缺少激励,需要更多的人学会鼓励、支持,用正面的情绪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市 民  被人夸奖的感觉很美好


  “夸夸群”最先流行于高校,因为满足了年轻人的生活需要和情感需求而备受推崇。在我市,也有市民组建“夸夸群”,某中学的林老师,抱着好奇心,组建了一个群,结果,入群的老师、学生、朋友一下就有20多人。群里有人觉得好玩,有人觉得非常奇葩。


  市民小林加入“夸夸群”,她说被人夸奖的感觉很美好,所以她很愿意去尝试这种新的事物。不过,跟小林不同意见的陈女士则表示,这样莫名其妙被夸的感觉她并不喜欢。


  记者为探究竟,也加入了几个“夸夸群”。每个群的规则都大致相同:说出你的烦恼,求夸,等待他人的赞扬。记者进入一个“夸夸群”,刚发出“天天写稿好烦,求夸!”马上“天天得写稿,说明稿写得好,厉害!”“文采好”“不能随便就能把写出来的东西称之为稿的!”等夸奖话语蜂拥而来。面对别人的热情赞美,大脑中的欢乐机制确实有被触动的感觉,因为情绪得到舒缓,一天的压力似乎也减弱了一些。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夸夸群”的走红,让商家们看到了商机,“夸人服务”在淘宝等网站中都有存在,网友只需花钱就能购买到各种花式称赞,而因为群大小、夸人时间不一样,收费标准也不同。在网上,有的标明被夸5分钟就要50元,客服解释说,这段时间“夸夸群”火了,越来越多的人想要体验,考虑到人工成本,夸夸服务价格也相应上涨。


  对此,很多市民表示,夸奖的话语会让人觉得温暖,但这些话语需要发自内心才更加真实、有意义。也有市民提到,“夸夸群”的出现,其实也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内敛,很多夸赞不会说出口,也不擅长说出口。所以“夸夸群”一出现才会如此受热捧。


  心理咨询师  “夸夸群”现象需正面看待


  赞美是“发自内心的对于自身所支持的事物表示肯定的一种表达。”日常生活中,对于朋友,我们吝啬夸赞往往是因为“嫉妒”;对于恋人,我们吝啬夸赞往往是因为“平淡”;对于家人,我们吝啬夸赞往往是因为“习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林旭斐说,这可能也跟我们中国人比较传统,经常以批评教育为主有关系。


  “批评会让人失去信心,所以入‘夸夸群’的人群,他们更多的是存在需要找到这种信心,找到这种支持。”林旭斐告诉记者,“‘夸夸群’是一个平台,一种情绪的宣泄。被赞的人被夸大化的点赞,被点赞的人,觉得自己挺有成就感的。‘夸夸群’可以帮助人把负面的事情用正面的角度看,有时候真的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不过,遇到不顺的事情,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去解决。”


  在“夸夸群”里,有市民莫名其妙被夸,感觉并不喜欢。林旭斐说,夸人也要讲究技巧,选对场合,如果乱夸人有时候会适得其反。比如说进到一个群里边,突然很多人来夸,很多时候会触碰到他曾经的一些伤痛,或者曾经的往事,反而会适得其反。有些人会觉得我明明没有那么好,你们把我讲的那么好,你是在讽刺我还是在对我进行调侃?他们反而会引发一些不好的感受。因此,求助于“夸夸群”治疗情绪或者过分依赖于群内夸奖建立自信,都是不可取的。


  对此,社会人士则认为,“夸夸群”的出现,其实是在给我们提个醒,它提示大家,应从“夸夸群”的夸赞模式中学习夸赞的思维方式,改变看待事物的角度,在生活、工作中,要不吝赞美周围的人,真诚地、适时地去肯定、鼓励别人,不仅让自己生活更美好,也让这个社会更美好。因此,在平常的生活中,大家可以多留意身边的真善美,学会用心夸奖人,传递社会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