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杨美现的长寿经:多做好事好心态
发布时间: 2016-11-01 来源: 揭阳新闻网 作者: 记者 杨浩杰 通讯员 邓自兰

  寿星小档案: 杨美现,女,籍贯揭西南山镇上寮村,出生于1916年5月,现年100岁,是村里公认的黄麻布编织能手。杨美现自小到塔头镇阔园村陈厝寮当童养媳,其年轻时曾外出乞讨。育3儿2女,大儿子今年已73岁;家族4代相见,人口30余人。

  杨美现现居住在塔头镇陈厝寮。其身体健康状况指标较为良好,生活基本能自理;能讲客家话和潮汕话。

  她是一名普通农妇,也是一名童养媳,更是一位经历了百年风雨沧桑的老寿星;

  她年轻时曾因为家庭贫穷、困苦饥饿而外出乞讨;

  她是村里公认的织布能手,得到村里人的高度认可;……

  杨美现,揭西塔头镇阔园村的一位普通农民,她在人生历程里,大部分时间过着简单平淡的耕种生活;不同的是,她体验过艰难困苦乃至一辈子也难以忘怀的辛酸经历,也得到村里人对她的高度认可,老来实现长命百岁、安度晚年。

  年轻家贫曾背着儿女乞讨

  杨美现出生于1916年5月,本是揭西县南山镇上寮村人,她在出生后不久,便被亲生父母“卖”至塔头镇阔园村陈厝寮作为童养媳。幼小的杨美现当时并不知道这是一户贫农家庭。

  在贫穷家庭里,杨美现逐渐长大成人,并为夫家生育了儿女。

  那时,杨美现一家以2亩多薄地维持生计。由于丈夫外出务工,杨美现与家人负责起了日常的耕种事项,并逐渐成为了劳作能手。家里生计勉强维持。

  30岁左右开始,由于家里田地收成甚少等诸多原因,家中主要经济来源越发减少,贫困愈演愈烈,食物缺乏;而家中儿女尚小、嗷嗷待哺,杨美现被迫外出乞讨。

  就这样,在缺食少粮的时候,杨美现背起幼小的儿女,艰难踏出家门,于周边附近乡居村邻行乞。在行乞那段时间,杨美现最远去到相距7、8公里远的京溪园长滩村一带和曾大寮村一带。收获有时是一两个小馒头,有时较好的是一碗很稀的白粥。

  “刚去乞讨时感觉很丢人,可是又没有其他办法可行!”在乞讨时,杨美现经常受到旁人的冷眼嘲笑,甚至还有人向她扔东西,虽是心中无奈和心情低落,但为了儿女的温饱,杨美现顶住巨大压力,咬咬牙坚持了下去。

  时间慢慢地过去,杨美现家庭经济情况逐渐好转,温饱问题也慢慢解决,杨美现也不再外出乞讨。“当时是无奈,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没什么了!”回想起当年乞讨的经历,杨美现老人的眼神里透露出了坚定和释然。

  村里公认的织黄麻布能手

  塔头,由于具备适合黄麻种植和加工的优越条件,历来有黄麻生产种植的习惯,因而黄麻加工编织,也成为当地村民尤其是妇女的一项重要手工活。在当地,黄麻常被用来编织黄麻布。

  自13岁起,杨美现开始织黄麻布,直到80多岁时便不再编织。在将近70年的时间里,杨美现编织的黄麻布无数,她也记不清自己编织过多少黄麻布。

  对于杨美现来说,她不仅会织黄麻布,而且在不断的实践中渐渐积累经验,织得一手好黄麻布,比其他人编织速度更快、质量更好。让杨美现印象深刻的是,她曾一天最多能织出七八十尺的黄麻布。

  “她织的黄麻布质量非常好,这是村里的人都公认的。”73岁吴木英如是评价杨美现。

  家中的“活宝”,邻居眼里的“福寿星”

  杨美现邻里关系十分和谐,她由于心地善良且高寿,不仅在家中是“活宝”,在邻居眼中也是“福寿星”,乡亲邻里都爱往杨美现家中跑,与老人拉家常,沾点福气。“她心地很好,很老实!”与杨美现同为邻居又是亲戚、今年100虚岁的吴伍川一提起她的这位邻居加亲戚,他总是这样评价。

  在饮食上,杨美现不挑食、不讲究,荤素皆可,有啥吃啥。如今,由于上了年纪,她一日三餐进食的主食皆为白粥,搭配青菜和肉末,只要是做得很碎很松软的食物。

  作为在市“一镇一品”塔头黑皮冬瓜生产地生活长大的人,杨美现从小就对冬瓜有好感,她也特别喜爱进食冬瓜。对于冬瓜,杨美现更喜欢将冬瓜煮得熟透,方便进食。

  对于长寿秘诀,杨美现认为长寿最大的秘诀便是心态要好,而且要多做好事。其次,是要学会释然。对于年轻时曾经背着儿女外出乞讨的经历,她早已释然、看淡,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杨美现一生养育3儿2女,家族4代相见,人口30余人。是百岁高龄,杨美现身体依然较为硬朗,各项健康指标较好,生活基本能自理。

  在人生的夕阳时光,杨美现每天做得最多的,除了睡觉休息,便是观看潮剧,在潮剧中慢慢享受夕阳红时光。

  杨美现年龄过百,日常依然能做些家务活。李运生 摄

  (编辑:袁耿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