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可以“不拒博士应聘”,但县环卫所不该“必须招录博士”
发布时间: 2025-11-17 来源: 红网 作者: 郭宝哲

  11月1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一则事业单位招聘信息,显示广东省始兴县城镇环境卫生管理所要招聘一位博士研究生,岗位职责为从事垃圾填埋场和垃圾转运站监管工作,入职后的岗位等级在管理岗位九级以上。评论区有网友认为,这个岗位没必要让博士去。(11月14日 大象新闻)


  其实,“博士自愿应聘环卫岗位”和“环卫所非招博士不可”是两码事。我们不必反对前者,但有必要对后者提出疑问。


  现代垃圾处理,早已不是“挖坑填埋”那么简单。可以说,垃圾监管确实需要专业知识,但这不等于必须由博士来完成。从实际工作来看,环境工程、市政工程等专业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已具备足够能力胜任日常监管。很多技能,如安全巡查、数据记录、设备检查等,更多依赖的是系统培训和一线经验。


  始兴县环卫所是一个只有9名编制的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市容监察和设施维护,工作内容偏向管理和执行,而非前沿技术研发。在这样的岗位上硬设“博士”门槛,难免让人怀疑:是不是有点“杀鸡用牛刀”?


  政策初衷虽好,但也别脱离实际。这次招聘并非始兴县个例,而是广东省“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招聘计划”的一部分,全省共提供近5000个岗位,目标明确,就是吸引人才,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类似情况在不少地方也出现过。引进高学历人才进入基层单位,本意是好的,是想借助他们的视野和能力,推动地方发展。


  问题在于岗位设置是否真的需要博士?面对质疑,当地人社局的回应“可能是要管理相关事务”,语气含糊,恰恰暴露了岗位需求不够清晰。


  管理岗九级,对应的是科员级别待遇。一个博士,投入多年时间完成学术训练,最终从事基础监管工作,无论是从职业发展还是人才效益来看,都显得有些错位。此外,有信息显示该岗位“上一轮没招满,这一轮继续招”,这或许也说明,真正符合条件的博士,对这个岗位的兴趣并不大。


  如果一个岗位确实“急需紧缺”,就应该明确工作内容与技术需求,而不是简单把学历当作唯一门槛。如果确实需要高技术支持,完全可以通过专家咨询、项目合作等方式解决;如果是常规监管岗,则应该实事求是,设置合理学历要求。


  我们需要做的是“尊重个人选择,拒绝人为设限”。我们应当尊重每个人的职业选择,如果有博士愿意投身基层环卫工作,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优化转运路线、引入智能监控、改进处理工艺,这非但不应被嘲讽,反而值得鼓励。


  社会在进步,职业观念也在变化。高学历人才走向一线,如果能带来新思维、新方法,对公共服务提升是有益的。但“尊重个人选择”不等于“单位就该必须非博士不要”。


  “不拒绝博士应聘”是一种开放态度;“刻意招博士”则可能造成资源浪费:其一,博士在重复性高的监管工作中,难以发挥研究专长,容易造成人才闲置;其二,过高的学历门槛,会把更适合的本科等人才排除在外;其三,占用紧缺人才编制,挤占真正需要博士的科研或技术岗位资源。


  一个好的招聘,应该为岗位“精准画像”,需要什么能力、什么专业、什么经验,就设置什么条件。就像有的高校招聘技术岗,既看学历,也要求职称与工作经验,这才是对人岗匹配的负责态度。


  人才之道,在于匹配而非标签。基层治理的现代化,离不开人才,但人才引进来,更要用得好。这次招聘引发的讨论,提醒县域引进人才,不能只看“学历光环”,更要思考“他来了能做什么”。


  如果我们真心希望博士们在基层发光发热,就应该设计能发挥其所长的岗位,提供清晰的职业路径,让人才和岗位真正“双向奔赴”。垃圾监管这样的工作,不妨保持开放,既欢迎博士来应聘,也给本科等学历的人才竞争的机会。让学历回归能力的证明,让每个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实现价值,这既是对个人选择的尊重,也是对公共资源的最好利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55/50/15435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