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聚焦民生关切,不断提升城乡风貌。图为景色宜人的揭东区滨江路。郑楚藩 摄
清晨的揭东区滨江路,绿树成荫的步道上晨跑者络绎不绝,几位老人正在健身区舒展筋骨,江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气息。不远处的滨江公园内,孩子们在家长陪伴下嬉戏玩耍,欢笑声此起彼伏。
阳光洒在惠来县周田镇径口村新铺的柏油路上,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四点半课堂”十分热闹。“现在孩子放学后直接到这里来,有志愿者辅导作业,还能参与绘本阅读、手工制作等活动,我们家长省心多了。”径口村一位村民说起村里的变化,眼里满是欣慰。
这样的温暖场景,如今在揭阳的城乡社区比比皆是。2025年以来,我市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聚焦“一老一小”服务、城乡风貌提升等民生关切,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暖心服务:守护“朝夕美好”
“一老一小”是民生工作的重点。2025年,揭阳市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服务举措。
2025年揭阳市十大民生实事中,明确提出,要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医养结合服务和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为孕产妇、新生儿提供出生缺陷筛查服务和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等。
普宁市计划为300名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护理服务及指导、心理支持和能力综合评估等上门服务。创新医养融合模式,力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率超过40%,并新增养老床位300张,其中护理型床位不少于140张。
榕城区溪南、新兴、中山等多个街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助老助小爱心公益活动。
溪南街道打造文明集市“一站式”服务,采用“集中时段、集中场地、集中服务”模式,在前光村文化公园举办“百千万工程”文明集市暨“一老一小”心有所“暑”党群服务活动。在关爱“一老”方面,该街道联合市乡村医生协会开展义医义诊、送医送药活动,为老年人提供血压测量等基础检查。在关心“一小”方面,该街道邀请专家开展潮州大锣鼓培训,邀请消防队员为青少年讲解消防器材使用方法并指导实操。
新兴街道义和路南社区开展了清晨暖心服务,为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提供上门理发服务。中山街道南门社区则组织社区党员志愿者、医护人员与理发师开展便民服务活动。70 多岁的曾奶奶满意地说:“社区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帮我剪了头发还检查身体,心里特别暖!”
风貌提升:城乡焕发新颜
改善民生,不仅在于服务优化,还在于环境提升。我市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眼下,榕城区正发生显著变化:渔江村打通“断头路”,畅通了村民出行的放心路;枫美村智能养殖基地中,南美白对虾激活水乡“共富”的动能;塘埔村借力主题公园与品牌活动,变身人气高涨的“网红村”……
在“百千万工程”春风吹拂下,揭东区奏响文明创建协奏曲。月城镇锚定“和美宜居、文明善治”目标,将文明创建与风貌提升、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新亨镇从机制保障到环境优化,从思想引领到风尚培育,构建起环环相扣的文明创建体系;玉湖镇的文明创建则深深烙上了红色的印记,将文明创建与红色资源的挖掘活化紧密结合。
驱车行驶在国道G324线普宁池尾至云落段,可以看到,道路两旁的外立面、广告牌独具特色,成为展现云落新貌的亮丽窗口……政企民携手,普宁市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风貌带整治提升工程正如火如荼推进中。据悉,该工程包括15条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风貌带、24个高速出入口等重要节点,全长212.99公里。
累计清理乱堆乱放、积存垃圾5.84万立方米,拆除违章建筑2721间,完成“三线”整治57.94公里,改造提升农房风貌2072栋、总面积32.42万平方米,绿化补植4.53万株,主干道两侧颜值大幅提升……一系列数据见证了揭西以攻坚姿态推进环境整治行动的力度。
惠来县则全力推动环境整治与风貌提升取得新突破。其中,高埔镇扎实推进“拔杆、拆围、增绿、硬化”四项关键任务,充分利用腾退土地和闲置边角地推进“见缝插绿、留白增绿”。如今走进高埔镇曲畔河岸河滨小公园,绿意盎然的草坪、生机勃勃的野趣植株与古香古色的休憩亭台相映成趣。
基层治理:筑牢幸福根基
民生改善,离不开有效的基层治理。我市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好人精神+”“道德模范+”“退休教师+”等调解模式,提升了基层治理法治、德治、自治水平,有效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广东好人”陈世顺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总结出了“四心二意调解法”——“细心听、耐心劝、热心帮、暖心待,还要有诚意、存善意”。作为惠来县神泉镇赤山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陈世顺将调解力量的“触角”伸到了村里,依托村“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党员调解联络点”。数据显示,自工作室成立以来,调解成功率和群众满意度均达100%,为基层治理注入了温暖而持久的力量。
在惠来县,道德模范柯石磷的故事家喻户晓。这位退休教师40多年间6次下海救人,挽救了14条宝贵的生命,如今他把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延伸到基层治理中。从事工程承包的张代仁曾因工程尾款问题与一家企业闹得不可开交。在柯老师的耐心调解下,双方最终达成分期还款协议。
惠来县还打造“退休教师+”调解机制,让退休教师的智慧与经验成为破解矛盾纠纷的独特优势。目前该县已组建起一支300多人的调解队伍,覆盖全县18个镇(场)、327个村(社区)。在东港小学门口,占道经营问题长期困扰着师生和家长。已退休的吴校长前来调解时,没有采取强硬手段,而是诚恳地对商贩们说:“必须保障孩子们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咱们把摊位挪一挪,不会耽误做生意的。”就是这样一句贴心话,让十多名商贩在半天内全都同意了整改方案。
从揭东滨江路的风貌提升到各乡村的美丽蜕变,从“一老一小”的精准服务到基层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揭阳民生改善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