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揭西县钱坑镇四大领域协同发力交出亮丽答卷
发布时间: 2025-11-14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张秀川 李辉娜 通讯员 俞燕金

钱坑镇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全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陈财良 摄


  坐落于揭西县东南部、榕江上游的钱坑镇,凭借高速出入口衔接的交通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资源,成为粤东乡村振兴的生动样本。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该镇立足区位禀赋,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以产业兴旺为核心、人居环境为突破、绿美生态为支撑、民生提质为根本,四大领域协同发力,焕发蓬勃生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发展答卷。如今的钱坑镇,特色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乡村风貌焕然一新,生态底色愈发浓郁,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百千万工程”的成效正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


  产业筑基:特色赋能强村富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钱西村的实践正是钱坑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作为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钱西村坐拥钱西古村落、石灵寺风景区等优质文旅资源,还有潮汕特色大寨祠堂群等传统建筑,先后获评“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古村落”。依托这些禀赋,钱西村走出了一条“特色农业 + 文旅融合”的兴村之路。


  在农业产业方面,钱西村推进橄榄良种培育,计划引进黑橄榄龙头企业,对现有橄榄资源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管理,着力提升产业附加值。同时,该村利用50万元财政资金,发挥镇区中心区位优势,投资商铺店面获取固定租金收益,为稳定村集体经济注入动力。在文旅融合领域,钱西村对石灵寺、古村落等景点与周边象山新农村进行连片打造,创新“互联网 + 生态农旅”模式,让沉寂的人文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


  钱西村的产业实践是钱坑镇产业布局的缩影。近年来,该镇深耕特色产业,打造了揭西县钱坑金山双品三棱橄榄基地,这片位于海拔 627米金山上的近千亩果林园,土地肥沃、山泉充沛,种植了青橄榄、乌橄榄、油甘、沉香等产品。基地种植奇楠沉香树8万棵、橄榄 450亩,总年产值近400万元,通过延伸产业链,开发出沉香茶、药枕、核雕艺术品等深加工产品,让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从单一种植到“种养 + 加工 + 销售”全链条发展,从孤立景点到连片农旅融合,钱坑镇的产业发展正朝着规模化、品牌化、多元化方向稳步迈进。


  环境焕新:精细治理擦亮底色


  “现在村里每天都有人打扫,环境干净整洁,绿化也好,住着越来越舒心。”钱坑镇大茶石村村民的真切感受,道出了钱坑镇人居环境整治的显著成效。作为集聚提升类村庄,大茶石村聚焦环境整治关键环节,严格落实划片包干管理责任制,将责任精准到人,定期组织干部、村民、保洁员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借人居环境核查契机巩固长效治理成果。如今的大茶石村,交通便利、设施齐全,免费健康检查等服务常态化开展,宜居指数持续提升。


  大茶石村的蝶变,是钱坑镇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的有力注脚。2025 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关键之年,钱坑镇以“破釜沉舟” 的决心推进全域“三清三拆三整治”。该镇以省道S239线钱坑段为重点,辐射全域开展“地毯式”清理,累计出动镇村干部、志愿者等1156人次,清理卫生死角面积约27921平方米。在拆违治乱专项行动中,该镇共拆除违章建筑、危旧房等3215平方米,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释放了发展空间。另外,该镇针对占道经营等市场乱象进行集中整治,让圩镇秩序更加规范有序。


  在硬件提升的同时,钱坑镇更注重长效机制建设,通过建立“日常巡查 + 群众监督”机制,探索“积分制”“红黑榜”等创新治理模式,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钱坑镇钱东村村民林先生感慨地说:“以前村主干道旁的废弃猪牛栏、烂泥房一到夏天蚊虫乱飞,如今都拆了,垃圾也清干净了,村子变漂亮了,来游玩的人也多了。”从 “一时美”到“持久美”,钱坑镇用“绣花功夫”绣出了乡村振兴的靓丽底色。


  绿美添彩:生态宜居润心惠民


  绿水青山是钱坑镇最宝贵的财富,绿美生态建设成为该镇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2024年3月,钱坑镇联合市有关单位开展“党群携手植绿护绿,共建共享绿美揭西”义务植树活动。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增绿添彩的行动,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践行,推动 “爱绿、护绿、植绿” 成为全民自觉。


  钱坑镇的绿美生态建设始终坚持“扩绿量、强管护、聚合力”理念三维发力。在扩绿增绿方面,该镇充分盘活“四旁五边”闲置空间,以点带面推进全域绿化,累计完成苗木种植18616棵,计划明年再种16000 棵。在管护机制上,该镇创新“党建 + 生态”融合模式,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动员党员带头示范 820 人次,引导群众主动参与 2852 人次,构建起“共建共管共享”的网格化管护体系,确保绿化成果栽得下、管得好、长得旺。


  民生提质:实干笃行回应期盼


  “以前一到雨季就担心内涝,现在排水设施修好了,再也不用发愁了。”钱坑镇居民的心声,是该镇推进民生项目建设取得成效的真实写照。钱坑镇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紧盯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解决当前” 与“谋划长远”相结合,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该镇总投资1.2亿元的排水防涝设施建设项目已基本完工,经过多次极端天气检验,排水排涝功能发挥良好,彻底解决了镇区长期存在的内涝问题,预计年底前可竣工验收。同时,该镇雨污分流工程全面推进,已建成2个污水处理厂、8个污水处理站,铺设雨污分流管网188.71公里,覆盖67个自然村,实现生活污水“应收尽收”。针对殡葬墓穴紧缺的民生痛点,该镇总投资约9380.66万元的生态公墓园建设项目正在完善征地手续,力争早日动工。


  钱坑镇党委书记方淼生表示,在市委宣传部等上级领导的指导下,钱坑镇在“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中迈出了坚实步伐,未来的发展蓝图更加清晰,全镇将持续立足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各项工作,让和美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目前,全镇人居环境整治与绿美生态建设持续发力,巩固全域 “三清三拆三整治” 成果,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推动乡村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 升级;“四旁五边” 绿化提升工程继续推进;主题林建设规模等不断扩大,绿美生态成为钱坑镇最鲜明的标识。


  从产业兴到环境美,从生态优到民生实,钱坑镇在实施“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以实干笃行绘就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下一步,钱坑镇将扎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揭西县委部署要求,坚持高站位谋划、系统性推进,聚焦“拔杆、拆围、增绿、硬化”开展攻坚行动,让人居环境美起来;紧扣“七个一”配套下足绣花功夫,让圩镇功能强起来;主打“钱坑”品牌,推动农文旅融合,让产业兴起来;狠抓绿美生态和民生实事,让群众的幸福感实起来,确保“五年显著变化”目标达成,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