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复习往往陷入孤立、机械的困境,学生死记硬背却难以灵活运用。基于新课标的核心素养要求,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笔者开展了基于大单元主题整合的词汇复习探究课,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以人物为锚点、以活动为载体、以运用为目标”的教学路径,同时收获了诸多关于词汇教学的深层思考。
一、核心素养内涵
英语词汇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核心理论框架,由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及其团队系统提出并完善。这一教学模式以主题意义为引领,通过整合单元内词法、语法、语篇等要素,构建结构化知识网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大观念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理论,系统解决了传统词汇教学碎片化、语境缺失等问题,成为当前新课标背景下词汇教学改革的核心指导思想。
二、研究过程
(一)培养核心素养——从“碎片化记忆”到“主题化构建”
传统词汇复习常以单词表为核心,学生在枯燥的背诵中难以建立词汇间的关联。而主题整合式复习则打破了这种局限,以“成就人物与耕耘土地”单元为例,围绕“伟大人物” 这一核心主题,将两个单元的词汇串联成有机整体。具体实施分为三步:一是词汇分类与梳理,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身份、成就、影响等维度对词汇进行归类;二是深层意义探究,通过分析屠呦呦、袁隆平等人物的故事,挖掘 “greatness” 的内涵,提炼出体现人物品质的词汇;三是语言迁移与运用,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创作演讲,实现从语言输入到输出的转化。
(二)在“真实语境”中实现词汇“活学活用”
课堂实践表明,只有将词汇置于真实语境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其用法。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屠呦呦“坚持亲自试药”、袁隆平“克服技术难关研发杂交水稻”等事例,提炼出体现伟大人物品质的词汇。学生在讨论中不仅理解了词汇的含义,更感受到了词汇背后承载的精神力量,这种情感共鸣让词汇记忆变得更加深刻。
此外,笔者将高考真题融入教学,以2020 年全国I卷英语作文题“身边值得尊敬和爱戴的人物”为例,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明确写作要点,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词汇复习与高考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三)在“反思迭代”中优化词汇教学
1.主题引领,提升词汇记忆效率:以“伟大人物”为主题整合词汇,将零散的词汇转化为有意义的知识网络,学生不再是孤立地记忆单词,而是在理解主题的过程中自然掌握词汇,记忆效率显著提升。
2.语境驱动,促进词汇灵活运用:通过人物故事分析、演讲写作实践等真实语境搭建,学生不仅精准理解了词汇的含义,更能在不同语境中灵活运用词汇,真正实现了“活学活用”。
3.价值渗透,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伟大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感受其奉献精神与爱国情怀,将语言学习与价值观教育有机融合,切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教学启示:词汇教学应“立足主题,聚焦运用”
基于单元主题整合的词汇复习教学实践,笔者得出启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不应局限于“单词背诵”,而应立足主题展开。首先,主题选择需贴近学生生活与认知水平。“伟大人物”这一主题既与教材内容紧密衔接,又能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学生在学习词汇的同时,还能从人物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其次,活动设计要注重“输入—内化—输出”的闭环构建,每个环节需紧密衔接、层层递进,让学生在持续的语言实践中巩固词汇,逐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将词汇复习与阅读训练、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等语言技能训练有机结合。例如,可让学生阅读相关主题的文章并提取关键词汇,在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强化词汇记忆,实现词汇教学与语言技能训练的协同发展。总之,基于单元主题整合的词汇复习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提升词汇记忆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与思维品质的综合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