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镯、手链、戒指这些精美的首饰是许多爱美人士点缀美丽、彰显品位的装饰品,然而,若佩戴不当可能暗藏健康风险。近日,福建一女士就因一只佩戴了整整10年未曾摘下的银手镯,导致首饰完全嵌入皮肤,引起软组织严重感染,引发了人们对日常佩戴饰品安全性的关注。
据媒体报道,福建33岁的龚女士佩戴银手镯与串珠已有近10年时间,期间几乎从未摘下。近几年,随着体重增加,她逐渐感到手腕上的饰品将皮肤勒得越来越紧,但并未引起重视,直至近期手腕疼痛加剧,红肿明显并伴有脓液渗出,她才惊觉手镯与串珠已部分“长”入肉中,无法自行取下。经医生诊断,这是典型的首饰长期压迫、摩擦,加上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炎症和肉芽组织增生,如果不尽快手术处理,感染可能进一步扩散,影响手臂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最终,医生通过一个多小时的精细手术,将手镯与串珠从龚女士手腕中剥离而出,并清创引流控制感染,这才让龚女士转危为安。
从事发到救治,龚女士的案例揭示了长期不当佩戴首饰的健康风险。对此,在我市从事皮肤科工作的吴医生表示,饰品也需“休养生息”,市民佩戴腕饰、戒指等应注重科学和卫生,不能贪图方便而过长时间佩戴饰品,在追求美丽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安全隐患。
吴医生提醒,选购饰品时优先选择尺寸适中、不会产生紧绷感的款式,为身体自然变化留出余地,任何饰品尤其是金属类饰品,都不应长年累月佩戴不摘,应养成睡前、洗澡、运动时取下饰品的习惯,给予皮肤休息和呼吸的空间,同时要定期检查与清洁饰品,至少每月一次取下饰品进行彻底清洁,去除积累的污垢和细菌,并时刻关注身体接触饰品部位的变化,若感觉饰品有紧绷感、转动困难,或皮肤出现压痕、瘙痒、红肿,应立即停止佩戴,必要时就医。此外,随着年龄增长或体型变化,应及时调整饰品尺寸或更换饰品,避免穿戴过紧压迫局部血液循环,有损身体健康。
“很多人认为戴上饰品后就一劳永逸,尤其是一些有纪念意义的首饰,人们更不愿意轻易摘下,这种观念是非常危险的。”吴医生强调,树立正确的佩戴观念,定期让首饰和皮肤都“放个假”,是对自己健康最基本的负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