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第六指
发布时间: 2025-10-24 来源: 作者: 林东子

  刚下课,一位同事快步走进办公室,语气中带着未平息的惊诧:“我们班那个小石,一只手居然长了六个指头!那多余的手指就那样突兀地长在那里,看着实在……触目惊心。”她叹了口气,惋惜道:“为什么父母不在他小时候做个手术?现在孩子大了,多影响自信啊!”


  我宽慰同事说:“别太担心,我看那孩子,心态挺好的,好像没受什么影响。”


  前些日子学校体检。小石拿着体检表来找我,有些为难地说:“老师,外科医生说我这手是畸形,不肯签字。”我接过表格,对他说:“这位医生对‘正常’的理解太片面了。他签不了,老师给你签。”说完,我就在表格上坦然写下“正常”两个字。小石看着,脸上的表情很平静,仿佛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然后道了声谢,就愉快地将表格交了上去。


  同事听完,神色缓和了不少。


  我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小石——这孩子形象俊朗,眉目间自带一股英气,思维敏捷,学习也轻松,是个好苗子。但他身上也带着点原生家庭的那种“糙劲儿”。我有时会想,是不是正因为这种不太精细的环境,才让那根手指自然地留了下来?也让他自己对这件事安之若素?


  初中三年,是孩子性格养成的关键期。我很庆幸,身边的同事都很有爱心,一同守护孩子们的成长。我始终相信,天赋与家庭的影响固然根深蒂固,但老师的影响,在某些时刻是可以很关键的。师生一场,本就是生命间难得的机缘。


  小石从不藏着他的手指,他已经完全习惯了它的存在。然而,有一件事让我发现,这第六根手指并非全无意义,也让我知道,小石并非真的毫不在意。


  刚上中学那阵子,小石有点浮躁。班主任和他有过几次谈话,效果不大,后来情况反而更明显了。他开始与高年级一些散漫的学生结交,心思散了,成绩也滑了下去。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转机发生在一次学校文艺汇演之后。


  演出结束,大家陆续散了。小石走在我前面不远,我身后忽然传来了他那几个朋友的声音。他们吊儿郎当地晃过来,歪着嘴,学着社会人的腔调,扯着嗓子喊:“六指!六指!走那么快干嘛?”“六指,等等我们啊!哈哈……”


  我当时没有出声,从旁侧的楼梯绕回了办公室。但在离开之前,我瞥见小石回过头望向他的“朋友们”,脸上挂着无奈的苦笑,那笑容里,藏着无法言说的窘迫。


  第二天一早,我就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开门见山地问他:“小石,昨天喊你的那几个朋友,知不知道我是你班主任?”


  小石愣了一下,支支吾吾没答上来。


  我看着他,继续说:“如果他们不知道,却还是那样当着所有人的面喊你绰号,说明他们平时就没真正尊重你。”我略作停顿,压住话语:“如果他们明知我是你老师,还故意在我面前大喊大叫,这又算哪门子朋友?危难时能否相助尚未可知,当众拆台却是不遗余力!你还想继续和他们混在一起吗?你自己想清楚,老师尊重你的决定。”


  小石低着头,好久没说话。那一刻我知道,他不是不在乎,他和所有少年一样,希望被真诚地认同。


  最后,我对他说:“离开那些人吧,好好振作起来,你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教师的工作便是如此,倾尽言语之责,却不敢奢求一次谈话便能立竿见影。但这一次,生活赐予了我和小石共同的机缘。


  自那以后,小石渐渐疏远了那群朋友,行为举止与精神面貌渐渐焕发出本应有的朝气和光亮。


  所以,当同事为那根手指忧心忡忡时,于我而言,第六根手指曾是一把钥匙,让我得以数次走进一个少年的内心世界,陪伴他,帮他找回了那个真正值得骄傲的自己。  (作者系揭阳市实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