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县党群携手开展“两清”攻坚行动。通讯员 摄
连日来,揭西县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调度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动员党员、干部下沉到“双报到”“百千万工程”驻镇帮镇扶村等挂钩联系的村(社区)助力“两清”攻坚行动,扎实开展环境整治、蚊虫消杀和防疫宣传,全面控制疫情扩散传播风险,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守护群众健康安全。
南山镇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制措施,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排查与集中清理行动。组织动员村(社区)党员干部、志愿者及广大村民171人次,开展“两清”攻坚行动19场次,聚焦房前屋后、背街小巷、河道沟渠、闲置空地、盆罐容器等重点区域和部位,全面清除各类积水和卫生死角,翻盆倒罐,疏通沟渠,从源头上铲除蚊虫孳生条件。在环境清理的基础上,组织专业消杀队伍,实施科学药物消杀,对公共区域、下水道、垃圾收集点等成蚊栖息场所进行集中喷洒消杀。同时为提高群众对灭蚊防病工作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利用村(居)公开栏、电子显示屏等载体,进行灭蚊防病和健康防护知识宣传,为村(居)民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灰寨镇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两热”防控防线。聚焦“清垃圾、清积水、灭蚊虫”核心环节,通过组建17支应急响应队伍扎实有序推进各项防控工作,全力筑牢安全屏障。211名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敲门行动”,走进村民群众家中及临街商铺,向村民群众细致讲解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症状及预防措施,引导村民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切实做好家庭防蚊灭蚊工作,提升自我防护能力。同时对村房前屋后、背街小巷、闲置空地等区域开展拉网式清理,彻底清除长期积水的花盆托盘、水缸水桶、废旧轮胎、塑料盒罐等蚊虫孳生地,从根源上阻断蚊虫繁殖。
金和镇聚焦卫生短板,形成“排查-清理-消杀”闭环,针对雨季过后易滋生蚊虫的积水点,党员干部、志愿者们对村民房前屋后的花盆托盘、排水沟渠、废旧容器等逐一排查,清理淤泥、舀除积水,从源头阻断蚊虫繁殖链条。针对村内道路沿线、公共活动广场的生活垃圾、枯枝杂草,分组清扫死角、搬运杂物,及时出动垃圾清运车、洒水车转运清理,共清理积水168处、清理垃圾83处、清理杂草杂物183处。同时,工作人员入户走访,向群众讲解疾病传播途径与预防要点,指导村民正确使用灭蚊药剂,共派发传单711份,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为建设干净整洁、健康宜居的美丽家园筑牢坚实基础。
棉湖镇以“环境整治+病媒防控+全民参与”为抓手,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热潮。党政班子成员带头下沉一线,带领108名驻队工作组成员深入各村(社区),与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居民群众共同开展防蚊灭蚊爱国卫生运动27场次,全面清理房前屋后、背街小巷、闲置空地、绿化带等区域的垃圾杂物、枯枝落叶,仔细翻盆倒罐,清除各类积水容器,并向巷道、明渠积水区域撒杀虫颗粒,消除蚊虫孳生环境。党员志愿者入户指导、派发灭蚊片、蚊香等物资,发动村(居)民清理居家积水、进行室内灭蚊,共同提升防蚊灭蚊效果。同时,组建专业消杀队伍,开展全域消杀工作,对积水容器、下水道、绿化带等蚊媒孳生地展开排查与消杀,从源头切断蚊虫孳生链条,切实降低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
揭西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挂钩联系的坪上镇潭角村,与村工作人员一起排查积水隐患、清除生活垃圾、整治卫生死角及消杀蚊虫孳生环境,坚决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同时,深入村民群众家中普及防蚊灭蚊“七天七招”、防蚊灭蚊“1130”行动,引导村民做好个人防护及家庭防蚊灭蚊,提高村民的防控意识和防控能力,构建“人人参与、群防群控”的工作格局。
揭西县教育局根据教育领域特点,加强校园及周边防蚊灭蚊宣传,普及防蚊灭蚊“七天七招”“1130”行动等防控知识,结合实际对学校进行重点清理和消杀,切实保障师生与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常态化组织党员干部到挂钩联系的京溪园镇粗坑村开展“清积水、清垃圾、灭蚊虫”专项攻坚行动,对村内卫生死角、淤泥积水、垃圾杂物等进行彻底清理,对公共区域、绿化带、排水沟等蚊虫易孳生地开展药物喷洒消杀,助力基层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揭西县总工会深化党建引领与志愿服务结合,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到灰寨镇新图村开展“两清”攻坚行动。活动中,党员干部志愿者与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分工协作,对房前屋后的闲置花盆、破盆破罐等易积水容器逐一翻查,彻底倾倒积水并清理容器,消除蚊虫孳生地;对村内主干道、庭院角落、绿化带内的枯枝落叶进行全面清扫,避免落叶堆积形成卫生死角;对村内公共垃圾桶及周边散落垃圾进行清运,规范垃圾桶摆放位置,减少蚊虫聚集;使用打捞网清理池塘水面漂浮的塑料袋、枯枝等杂物,确保水体流通,为村民筑牢健康安全屏障。同时加强防疫宣传,引导村民养成定期清积水、勤打扫的卫生习惯,提升村民防疫意识,形成“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群防群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