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锤炼学生的责任担当
发布时间: 2025-10-17 来源: 作者: 林泽兵

  9月开学,高温酷热,我成为高一(3)班的班主任。学生能否尽快适应高中学习生活?他们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状态迎接高中学业的挑战?我以往的班主任工作经验,能应对当下新的挑战性?带着诸多的思考,我决定创新我的班主任工作思路——把“情”融入常规工作,以情育心。


  开学第一天,我早早到校,我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快速适应新环境。这一天我完成几件事:组织早到校的同学一起布置教室环境;安排座位,让学生自主选择座位,在尊重学生意愿的条件下做适当的调整;分配集体任务,按座位表的顺序安排好班级轮值工作。今天工作的创新之处在于“快”,快速形成班级秩序,以我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团队意识。


  接下来班级秩序井然,然而我却发现了问题,大家习惯于听从我这个“能干”的班主任的各种安排,但是缺乏自主管理的思维。为了让学生从“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担当”,实现自我成长,我鼓励大家参与班级管理,锻炼自己的能力。除了我指定4位同学为小组长协助日常班级事务管理,没有发现能勇挑大梁的人选,也没有发现可在早晨带读语文和英语的最佳人选。我决定把“能干”转化成情感,把情感用于鼓励、发现、信任和支持学生。


  第二周出现了转机。女生L对我说:“对了老师,只要班里有需要,或者空缺,我都可以当这方面的班干部。”我非常颀赏L的态度,放手让她收集学生需要上交的身份证、户口簿等复印件,以及学籍信息采集表等工作,她都能够细心和有条不紊地做好,后来她自然成为生活委员。


  第二周的周末,L对我说:“老师,我想推荐Y同学为班长,他之前初中也是当班长,然后我们一起商量了,他也想担任。”我说:“可以,让他来找我。”


  第三周星期一的早上,Y和我交流了内心的想法,我对他进行了鼓励,同时达成共识,由他主动承担一些班务。当天Y负责分发书籍,我看到他条理清晰,高效完成任务。而接下来Y同学的付出,让我真正看到他的能力所在。


  一则遴选积极分子入团通知,打破班级的宁静,多达30多人竞争正式入团的4个名额。这件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学生们可能会产生负面情绪,这并不符合我建设班集体的初心。


  何不借此契机,来激发同学们的正能量,成就一次记忆深刻的情感教育?最终我们采用现场脱稿演讲和投票的方式,即可保证程序的公正性,也能展示他们隐藏的才能,从中选择有能力有担当的学生来补充班干部队伍。


  为了使竞选顺利进行,30位同学被小程序随机分成4组,每小组得票最高者可以入团,其余两名为候选人选。竞争的对手主要在小组内,每一个小组从竞选到投票,用时大概20多分钟,方便我们在午写课或者放学后进行操作。所有的准备工作交由Y同学去落实和主持。


  全班同学目睹了竞选者展现较高的思想觉悟,勇于担当的情怀,无论是演讲者还是聆听者,大家的情感都得到激发和释放。这一次活动也是一次人生经验的积累。


  Y也展现了作为班长所具有的组织能力,入选的积极分子补充进班干部队伍,产生带读语文和英语的最佳人选。我总结时对同学们提出:“在本次竞选中脱颖而出的同学,希望你们珍惜机会,不负众望;对于暂未入选的同学,竞选虽落选,但成长没有落选,请千万不要因此否定自己……”


  回顾繁忙的开学季,还好我用情感之眼,以情育心,让班主任工作常做常新。我从营造归属感入手,到放手鼓励自主管理,再到搭建公平竞争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们在承担责任、管理班级中锤炼“责任担当”;在竞选演讲、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了“实践创新”。情感教育实践其意义旨在让学生在成长历程中,留下行走的印记。  (作者系揭西县南侨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