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西县河婆街道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绘就城乡融合新图景
在探“新”路上留住美丽乡愁
河婆街道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图为该街道庙角村新貌。林碧鸿 摄
“青山黛瓦藏古祠,洁净巷道连新居”。初到揭西县河婆街道庙角村,记者便被这座千年古村落的样貌所吸引。自2023年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以来,庙角村依托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三山文化”资源、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保护传统古村落中建设美丽乡村,以扎实的发展成效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庙角村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乡村风貌等方面的提档升级,正是河婆街道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近年来揭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作为揭西县的县城所在地,河婆街道锚定“县城做优”发展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135”工作思路及县委工作要求,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高质量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河婆篇章。今年5月,揭西县成功入选广东省第二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发展动能愈加强劲
招商引资是产业升级的“强引擎”。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河婆街道招商引资工作硕果累累,一批涵盖文化旅游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的优质项目相继落户投产,为街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近3年来,该街道累计洽谈各类意向投资项目62个,完成签约项目51个。至今年8月,共完成招商投资约12亿元、投产项目24个。
走进位于河婆街道党校路的新一代月子中心,记者看到这里的月子房间宽敞明亮、布置温馨舒适,各类母婴设施一应俱全。该中心是河婆街道招商引资的优质项目之一,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3800万元。记者了解到,自今年3月建成运营以来,该中心已接收产妇及新生儿近百对,受到广大产妇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与此同时,河婆街道积极探索农村“三资”管理创新工作,推行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交易线上模式,让“三资”交易更加公平透明,为乡村经济造血赋能。在河婆街道的大力推动下,庙角村依托街道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交易中心实施线上公开竞标大庙停车场出租事宜,年租金同比增长31.9%;马头村通过收回过期、无效租赁村集体资源资产并重新整合出租,为村集体收入增收约40万元;溪角村盘活闲置铺面房产,依托线上交易平台吸引更多竞投方,预计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40万元……一系列可复制的“三资”管理经验,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进一步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
城乡融合留住乡愁,和美乡村提质增颜
为推动城乡融合走深走实,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河婆街道以同步打造庙角村、六一村为代表的典型村为抓手,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历史文化遗产,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村落风貌,留住美丽乡愁。
作为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庙角村,因地处三山国王祖庙西南隅而得名。2023年,该村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该村妇联主席蔡秋兰介绍说:“我们村内的三山国王祖庙是粤东地区最古老的庙宇之一,更是海内外6000多座三山国王庙的发源地、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我们始终珍视这份文化遗产,如今它成为村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根’与‘魂’。”依托这一独特文化优势,庙角村着力打造集“游、购、食、住”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启动三山国王祖庙周边环境改造工程,建设50平方米公共休闲绿地、100米景观廊道及1个古树园,并以榕江南河河庙线为中心,精心打造水清岸绿的千米道路景观带,积极探索“绿美+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经济”,为“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动能。
河婆街道注重经验总结运用和宣传推广,以点带面,强化镇街联城带村功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三山大桥顺利建成通车,客潭村“荣和苑农民公寓”顺利分房,县城老旧小区改造一期工程顺利完工验收;北部新城、东部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巩固提升工程、星曜城等重点项目加快实施,县影剧院、白云山老药厂等城市更新项目有序推进……随着一批城乡配套设施竣工投用,河婆街道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此外,河婆街道还加快推进城乡风貌提档升级,交通主干道联镇带村成片风貌带整治提升项目如火如荼;统筹做好乡村布局、村庄建设、农房风貌“三个规划”,指导各村做好乡村振兴规划,累计建成农村公厕53个,无害化卫生户厕8119个,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生活品质稳步攀升
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落脚点。河婆街道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首位,围绕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补短板、强弱项,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教育领域,自2023年至今,累计投入2551万元,用于东风小学客潭教学点、河山小学、大华小学、溪西小学等学校的扩容提升,并拆除重建乡肚小学教学楼以及建设河婆街道纪达中学运动场、心理咨询室等;改造街道中心幼儿园和新建街道第二、第三中心幼儿园,共增设630个公办幼儿园优质学位,缓解公办幼儿园学位紧缺难题。从去年开始,河婆街道城区5所小学坚持“划片、免试、就近”原则,通过电脑派位规范一年级新生招收工作,今年秋季共招生1093人,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在医疗服务领域,河婆街道同样加快步伐,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2023年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增向上转诊通道,实现病例信息无缝共享,初步形成“分级诊疗”良性循环;近3年来,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32万多份,电子档案覆盖率超110%,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规范管理率及老年人、儿童健康管理率显著提升;河婆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23年6月启用门诊住院部后,门诊量从2023年的34000人次增长至2024年的41786人次,同比增长21.28%,医疗质量与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除此之外,河婆街道还不断完善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抓好“急难愁盼我来办”“12345热线”等平台服务,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从产业项目遍地开花,到人居环境迎来美丽蝶变,再到各项惠民举措落地见效,如今的河婆街道,在“百千万工程”的推动下,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景正逐步成为现实。接下来,河婆街道将继续探索创新,砥砺前行,向着更高质量的发展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