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履职推动蝶变
发布时间: 2025-10-09 来源: 作者: 阿 龙

  塘边村村民那句“改到心坎上”的感慨,恰是榕城区人大代表工作的生动注脚。当王纯道代表俯身倾听群众对路口安全的担忧,当李潮波代表敏锐捕捉废弃电线杆的隐患,这些看似细微的履职瞬间,实则构建起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榕城样本”。


  绍兴路问题“隔天即整改”的效率背后,是人大监督机制从“柔性建议”到“刚性落实”的质变。何洁玫代表提出的常态化安全管理机制建议,已推动古城区域建立“代表巡查-部门响应-限期反馈”闭环体系。这种将“现场找茬”转化为“制度防患”的实践,正是人大代表在“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上下功夫的体现。


  当代表们从安全守护者升级为文化传承者,榕城古城的保育便有了更深厚的民主根基。人大代表关于植入龙舟文化的建议,已催生“古城非遗体验周”等创新实践。这种从“硬件改造”到“软件赋能”的履职升级,恰与“百千万工程”中“典型村培育”的要求高度契合。炮台镇人大代表持续跟踪市政路口改造后续维护,最终实现整改。这种“盯住一件事、干成一条链”的履职模式,正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的鲜活实践。


  从青石板巷的修缮到塘边村路口的拓宽,榕城区的蝶变印证着“民生无小事,代表有作为”的深刻内涵。当人大代表将“百千万工程”的宏大叙事转化为家门口的细微改变,他们所搭建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连心桥,更是制度优势与民生福祉的转换通道。这或许就是中国式民主在榕城大地上最生动的注脚——每一块修补的砖瓦,每一条拓宽的路面,都镌刻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