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揭阳:青春力量“焕新”文化传承
发布时间: 2025-10-07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蔡烨华

今年的国庆与中秋“双节”联璧,构成了一个长达8天的“超长黄金周”。传统佳节与盛世华诞交织,文化韵味与爱国情怀相融,更为假期增添了浓烈的节庆氛围。我市广大青少年或是同家人出游,在美好山河之中感受家国情怀;或是沉浸书香,以“精神食粮”滋养心灵家园;或是开启光影之旅,在方寸银幕上共情时代与梦想;或是参与非遗体验,在传统技艺中感受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花样解锁“双节”假期,以青春力量“焕新”文化传承。


节日期间,我市青少年参与非遗体验。 


我市各大图书馆、书店坐满了埋头阅读的青少年。林洁松 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被新时代青少年赋予了新的实践。

  

这个假期,对许多家庭而言,是一场精心策划的“移动课堂”。初中生小陈国庆期间和家人前往江西瑞金旅行,参观了叶坪革命旧址群等地,聆听革命故事。到红井景区内,亲手体验“吃水不忘挖井人”的红井打水。“在这次旅行中,我的内心深受触动。”他说,在当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革命先辈依然坚守信念、为国家和人民无私奉献。这种伟大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要珍惜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努力学习,将来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我和现场的人们一起高唱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油然而生!”对于小林来说,这个假期最难忘的便是随父母去到北京天安门广场,观看庄严的升国旗仪式,“能在这么特殊的日子里,来到祖国的首都看升国旗,真的好激动、好开心!”

  

当外出的旅人奔向远方,也有人选择泛舟书海,以“精神食粮”滋养心灵家园。我市各大图书馆、书店、社区书屋,成为假期的“静土”,坐满了埋头阅读的青少年。在市国防教育图书馆,高三学生小豪“驻扎”了整整5天。“这里的氛围很好,能让我很快沉下心来,进入学习状态。累了就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翻几页闲书,感觉假期过得特别充实。”15岁的小青,则在假期里参加了读书分享会、朗诵会、讲座,“书里的世界真的很广阔,可以跟有趣的灵魂相遇,可以获得精神的满足。假期有时间可以参与各类读书活动,聆听名人、作家们的分享,这种感觉很棒。”

    

国庆档电影市场一如既往地火热,而青少年无疑是观影的主力军。无论是热血沸腾的主旋律大片,还是治愈温馨的动画电影,影院都成为了他们获取情感共鸣与精神激励的重要场所。“看了《731》《志愿军》,我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沉重的历史记忆和伟大的牺牲精神,太有冲击力了。”大学生小刘和同学假期里看了多部电影。“看过电影后,我们还继续去网上搜索,了解更多的历史故事,讨论历史真实与艺术还原的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触。”

  

假期里,我市的博物馆、文化馆、书院等文化场所,举办了包括主题展览、非遗体验、文化讲座等各式各样的主题活动,引导青少年感悟家国情怀,体验传统文化。10月1日至3日,市文化馆里,孩子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揭阳风筝、面塑、剪纸,感受揭阳非遗的独特技艺与历史底蕴;10月4日晚,普宁《英歌情》剧场,震撼的视听效果与独特的舞台叙事,为观众呈现了极具潮汕乡土特色的人文画卷,现场座无虚席,掌声和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演出结束后,不少孩子冲上舞台,和演员们一起合影拍照。假日期间,市博物馆天天有社教活动,青少年从绘制巨型《繁华盛世图》到制作新能源汽车模型,从制作中秋花灯到绘制潮汕传统厝角头挂饰,感悟历史文脉,读懂节日的意蕴。

  

夜晚漫步古城街头,国旗与灯笼交相辉映,灯光与月光相得益彰,随处可见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他们或是那奋身起舞的舞狮人,或是那惊叹连连的观众。他们在谜台前与大人角逐智力,也在趣味运动中挥洒热汗。他们在书画展里感受山水之美,也在古建筑里触摸历史文脉。中秋之夜,身着汉服、手持花灯,穿过进贤门,游走古街的青少年们,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