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街道强化党建引领,深化风貌赋能,实现城乡“颜值”“气质”双提升。林碧鸿 郑佐晖 摄
漫步在望江北路新兴段,昔日杂乱的铁皮屋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涂上真石漆立面的沿街建筑与生动墙绘;榕华大道上,嵌瓷“揭阳”与彩绘西湖公园、进贤门等历史景致相映成趣,辅道墙面以“书香榕城”“榕城古八景”等主题绘卷延续文化记忆;东郊村原有出租地块变身口袋公园……城乡“颜值”提升的同时,“气质”也持续升华。下义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内,武术传承、图书阅览、儿童活动、潮剧演唱等活动丰富多彩,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阶段来,新兴街道紧扣“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坚持以党建聚合力,积极联动央企资源,秉持“拆建并重、提质增颜”理念,系统推进风貌提升工程。在实现风貌蜕变的基础上,更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润心,借“风貌之变”助推“人文之美”,全面提升城乡品质与内涵。
党建聚力,拆建并举提质效
在推进风貌带整治提升的过程中,新兴街道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扣“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系统谋划、高效组织。新兴街道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担任组长,下设4个小组分片挂钩重点路段,严格执行“每日一通报、每周一会议”机制,层层压实责任,为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
新兴街道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党建网格作用,动员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和网格员深入一线,逐户走访商户和居民,累计发放整治通知资料宣传单500多份,耐心讲解政策内容与其长远意义,最大限度争取群众理解与支持。通过有效发动,成功营造干群同心、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阶段来,已有50多名村民自发加入环境整治队伍。在整治现场,群众与街道干部、志愿者共同开展“地毯式”清理,累计整治卫生死角150多处。
街道坚持拆建并举,聚焦省道S505线、S234线等辖区内重点路段,开展乱搭乱建集中整治。截至目前,累计拆除沿线搭建物40处、面积760平方米,清运杂物570立方米,有效释放公共空间。同时,积极对接省规划设计院等专业机构及广投、揭阳建工等央企资源,借助其技术与设备优势协同推进。如联合省规划设计院对省道S505线望江北路新兴段等重点区域开展实地踏勘,扎实完成前期摸底,找准风貌短板,落实规划设计,服务于高质量建设;与施工单位率先启动沿线拆除工作,为后续建设腾出空间。工作专班每日跟踪进度,坚持“落实一宗销号一宗”清单管理,确保整治工作高效、安全、有序。
风貌赋能,绿美相融气象新
风貌提升既要“面子”靓丽,更要“里子”扎实。新兴街道在清理乱搭乱建的基础上,统筹推进美化、绿化和文化植入工程,不仅实现城乡颜值的蝶变,更增强了文化内涵与民生温度,让整治成果真正惠及于民。
环境提质,城乡面貌焕新颜。街道累计安装路灯151盏、栽植苗木757棵,持续推进美化亮化。在省道S505线望江北路新兴段,街道组织村“两委”干部深入一线,拆除沿线铁皮围挡、拓宽道路视野,同步实施望江北路东郊段双侧600多米建筑外立面改造与绿化,融入历史文化墙绘,使杂乱的街道焕发新颜。不仅如此,街道在“里子”上用心用力,推动东郊村将原用于出租、年收入2万多元的集体地块,转型为约200平方米的口袋公园。东郊社区党委书记邢明亮表示,这一举措不仅增设了绿化空间,还打通巷道、优化通行,以“舍小利”换取了环境品质与居民便利的“大民生”。这正是新兴街道从外在塑形迈向内在涵养的生动体现。
文化点睛,街巷浸润人文美。在榕华大道,以往单调的沿线围墙变成了一条生动的“艺术长廊”。新兴街道积极引入高校资源,揭阳市第二中学南北两侧围墙,打造了融“嵌瓷+墙绘”于一体的非遗文化墙,生动再现西湖公园、进贤门、城隍庙等标志景观,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区政府西侧政通路等路段,则以“活力古城”“书香榕城”“榕城古八景”为主题,将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墙绘作为传播地方文化的靓丽窗口,持续丰富城市文化意象。
多元共治,惠民善治润人心
新兴街道不仅注重硬件改造与环境美化,更重视以文化人、服务育人,通过推动文化服务提质扩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文化资源,切实增强居民幸福感与归属感。
下义社区作为新兴街道推进基层治理创新的代表,积极探索多元协同治理模式,在丰富文化供给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新兴街道的统筹指导下,下义社区广泛发动社会力量捐资700万元,仅用两个月时间,高效完成村道改造、农房外立面翻新和景观亮化工程,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筹措近千万元建成下义和幼儿园,有效缓解周边幼儿“入园难”问题,提升基础教育供给能力。
更难能可贵的是,社区热心人士林锭玉先生连续多年捐资支持公益事业,2024年先后出资用于学校建设和注入助学基金。在其影响下,社区企业积极参与消防改造、村道提升等项目,形成“典型带动、企业响应、居民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格局。其中,社区微型消防站升级为全市首个消防救援力量前置执勤点,显著提升基层应急响应与处置能力。
此外,下义社区还投入数十万元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提升,将其打造为集武术训练、图书阅览、儿童娱乐与潮剧唱演于一体的社区文化聚落。该中心每周六日全天开放,平日晚间活动不断,极大丰富了不同年龄层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文化惠民、文明润心。下义社区党总支部书记林淡辉说:“推动文化服务中心升级,是为了更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希望这里不仅是活动场地,更是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这一系列举措,为创新基层治理提供了示范样板。
彩绘点缀街巷,绿意装点角落,文化服务持续浸润人心……新兴街道着力营造兼具本土特色与现代美学的乡村空间,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滋养居民精神家园,显著增强了群众的文化认同与社区凝聚力。同时通过强化党建引领、深化风貌赋能、创新基层治理,新兴街道不仅实现了城乡“颜值”与“气质”同步提升,更走出一条富有本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贡献了新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