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古村隶属普宁梅塘镇,位于普宁市区流沙西北11.5公里处,有人口3万多人。因村落置建于榕江南岸,故名,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2014年,该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以血缘为依存
建有十祠堂五公厅前水楼后方城十八座下山虎
溪南大寨古村落,位于梅塘镇北部。最早落居在黄坑都一带,初时称崩溪,与揭西比邻。
溪南古村由30个片村组成,村里以周氏全族的总祠堂追远堂为核心,建有10祠堂5公厅前水楼后方城18座下山虎,形成一座以血缘为依存的古村落。如今村里拥有保存良好的祠堂、公厅、庙宇、传统民居等历史风貌建筑。
溪南古村大寨坐西朝东偏北,整体呈椭圆状,寨四周有溪河水塘环绕,于寨前汇聚成潭。大寨四面均建有围墙,高有三四米;四周寨墙外有古榕树多株。大寨的正门,在大寨东北角,朝南向,却被称为北门。
从北门进入大寨内,可以看见一座庙宇,这是帝王古庙。帝王古庙旁边便是周氏宗祠——追远堂,这是溪南周氏子孙的始祖祠。始建于明初的追远堂气势恢宏,历经岁月沧桑,经多次重修,至今保存完好。
值得一提的是,周氏宗祠镌刻着“细柳将军,濂溪理学”的楹联,记载着周氏先祖的丰功伟绩。“细柳将军”为汉朝开国元勋周勃之子周亚夫,周亚夫精通武艺,素有乃父遗风,后授将军职镇守西北边疆,文武双全。而“濂溪理学”指周敦颐,周敦颐是理学大儒,自幼勤奋好学,从政两袖清风,有口皆碑,后弃官于江西庐山筑室,创濂溪书屋,后人称其为濂溪先生。宗祠突出历史上一文一武两个周氏标杆人物,表达了溪南人对人才的深切期望:文武兼备,智勇双全,报效家国。
清流环绕水乡
有“浮水莲花”之美称,曾形成客商云集的“堤畔圩”
溪南建寨于元末(1330),自古以来就是南国美丽水乡,村前寨后湖泊点缀,湖面清波荡漾。其境内有湖泊绵延十余里,清流从上游群山之中积聚并注入普宁火烧溪,然后逶迤向东,流经里湖镇,入溪南村,在村里结“珠”成湖泊;再慢慢向东,汇流于榕江。由于流水的曲折环绕,其自古以来就有“浮水莲花”之美称。
由于依傍榕江,溪南村堤岸线约6公里,且榕江堤岸在此呈S型流向,溪南在下部弧形内,“圩”在上弯弧形中间部位。这里江面宽阔,水深流缓,是一座天然河港。以前,溪南人在堤畔建设商铺,一度形成了客商云集的“堤畔圩”。如今,“堤畔圩”虽已成历史,但曾见证了这里的繁华。
整理:黄卓奇
摄影:张声金 资料图片
部分文字引自:《揭阳人文史话》之《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