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悬崖晒秋
发布时间: 2025-09-23 来源: 作者:



如今,悬崖晒秋已成为一门即将失传的“绝活”。谢锐勤 摄


  这也许是中国最惊险的晒秋了。


  河南省辉县市南寨镇凤凰山村位于豫晋交界处,从城区自驾往山区走,汽车在盘山公路蜿蜒前行,窗外是连绵的峰峦,路边是潺潺的香木河。从山脚眺望海拔1200米的山村,三面环山,上山村的峭壁近乎垂直,花岗岩刚硬且红褐,山脊线轮廓分明,在蓝天映衬下,与墨绿的松柏、金黄的白杨、火红的枫叶一起,将山谷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眼前的香木河十八拐,号称太行山最惊险公路,高200米,长300米,掩映在1646米的蚂蚁山葱郁的陡坡中,看不到路向。握紧方向盘,死盯前方,每一拐短的不足10米,长的不到30米,两拐之间弧度不足15度,往往刚急把方向盘打尽,车身摆直,却又要马上全力将方向盘向相反方向猛打到底,而油门需松紧适中,既担心太快撞山崖,又害怕马力不够倒退。走完一道又一道拐,似乎无穷无尽。直到手心湿透,左上角出现平行公路,才长长地叹口气。从崖壁回看,香木河十八拐宛若一条在夹缝中艰难爬升的游蛇,身体异常扭曲。


  凤凰山村位于半山腰与崖壁之间的狭窄坡地上,在香木河十八拐通车之前,与世隔绝,而悬崖晒秋也是通路之后才渐为世人所知。


  从村头徒步村里到悬崖,从凤凰山村穿越到兵部寨,从上午拍摄到中午到黄昏,一整天都沉浸在悬崖晒秋中,怎么看都不够。


  只见屋顶、屋檐、院子到处都晒有作物,空气中弥漫着山楂淡淡的酸甜香气。秋阳点燃山村的热情,将作物照得色彩分明,红辣椒似火,黄玉米如金,黄褐色的连翘则像温润的黄蜡石,宛如给石头房子披上锦绣衣裳,而树上红彤彤的柿子,又像是衣裳上闪亮的宝石,再配上门前屋后大小不一的南瓜,成为庆祝丰收最好的礼物。


  来到崖边,天然巨石作为晒台,有的如方正的宝盒,有的如细密延展的波纹,有的如乘风破浪的航船,小的不足3平方米,大的不过10平方米,但不管哪种,都平整不倾斜,能牢牢盛住作物。平台有的四壁皆空,有的边缘堆放不规整石头,行人若一脚踏空,便坠入崖底。我走到崖边,看着对面壮美的“空中画廊”,双脚却不由自主打颤,一阵微风吹来,身体轻晃,心头猛然一紧,赶快退回晒台中间。


  晒台主角是太行山特产——山楂,村民们用粗糙而有力的双手,将一颗颗圆圆的、红红的山楂果切成瓣,细心晾晒,远望如同山神遗落山巅的珍宝,近看像是山体自身渗出的血色。金色的夕阳给红石崖镀上一层金光,石头纹路翻涌不息,悬崖之上似是天上人间的调色盘倾覆,将赭红、金黄、深褐等尽情倾泻在这险峻的岩壁之间,整个山崖仿佛在演奏一曲色彩交响乐,引得鸟儿也俯冲伴舞、长鸣伴奏。


  那些在崖壁上劳作的身影,如蚂蚁般渺小。远远听见几位农人说笑声,随风断断续续传来,听不真切,却透着山民特有的豁达与乐观。


  老秦今年78岁,古铜色的脸上刻满岁月的痕迹,露出被烟草熏黄的牙齿:“这晒秋的法子,从我爷爷的爷爷那辈就传下来了。”老秦一边整理晒架上的山楂,一边对我说,“咱这地方山多地少,平地金贵得很,只好向悬崖要空间。”老秦没任何防护,赤脚兜转于仅容一足的崖边给山楂翻身,身体的重心随着手势在万丈深渊上空悄无声息的转移。


  我的呼吸停止了,只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山风。


  原来,悬崖晒秋早先是为了防山下野兽偷食,后来发现除远离禽畜,免遭糟蹋外,还日照充足,不易发霉,且通风好,干得快,便世代相传,成为南寨独有景象。


  村里很安静,只有几位老人坐在屋檐下晒太阳,顺道切山楂,娇艳的山楂从他们苍老的手指间滑下,落入筐中,发出沙沙声。“现在娃子们觉得干这个没啥出息喽,嫌危险,又辛苦,赚钱少,跑到城里打工了。”秦大娘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村里还在坚持晒秋的,不超过10户人家了,我们老两口也不知道还能做多久。”


  准备离开时,相机里存满照片,但最珍贵的,是心中那份感动。晒,是一种呈现,一种裸露,一种坦诚相待。晒秋,就是把最实在的生活摊开给天地看,而在悬崖之巅,这种呈现更添几分惊心动魄的美。山民们将垂直的崖壁当作立起来的平地,既顺应地理环境,又满足生存需要,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活出尊严与美感,找到人与自然相处最美的姿态。这种依然呼吸着的传统,是中国农民智慧的缩影;这种跳动着的坚韧,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密码。但,在山村日益空心化下,悬崖晒秋会沦为民俗表演,还是得到传承与弘扬?


  一阵山风掀起数片山楂瓣,如血滴洒向深渊。暮色中,老秦的身影渐渐与岩壁、与晒台融为一体,成为山的肌理与表情。是啊,山民们的劳作,并非为了被铭记,却在浑然不觉中,谱写成了一部对抗遗忘的永恒诗篇,正散发出历久弥新的光芒。


                                                                                                                                               谢锐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