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边摊比门店还贵”的话题在社交平台再次引发网友热议。在一些热门夜市,随便购买几样小吃,消费轻松超过50元,甚至上百元。这不禁让人疑惑:曾经充满性价比的路边摊,如今为何变得如此昂贵?
在大众的传统认知里,路边摊凭借低成本、低价格,成为了性价比的代名词。然而如今,摊位费、食材采购、日常运营维护等刚性成本不断攀升,摊位费更是水涨船高,给摊主们带来了不小的经营负担。除了成本上涨,一些摊主还采用网红经营模式,通过打造独特的摊位风格、提供个性化服务,甚至邀请网红打卡宣传来吸引更多顾客。这种经营模式虽然能带来更高的收益,但也让路边摊的价格逐渐与门店看齐,甚至有时还超过了门店。
消费市场“下沉”,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路边摊的价格阈限。越来越多消费者将注意力从“高端”移向“烟火气”,原来被学生及中低消费客群包围的路边摊,如今聚集了更多对价格敏感度相对更低的“商场客群”。他们更愿意为口味和体验买单,这也促使路边摊价格有所上涨。
对于消费者而言,路边摊价格的上涨,无疑降低了其消费体验。过去,人们可以在路边摊用较少的花费,享受美味的食物,感受城市的烟火气;如今,过高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甚至出现“吃不起”的感叹。这不仅违背了人们对路边摊的传统认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路边摊的吸引力。
而对摊主来说,价格上涨或许是应对成本压力的无奈之举。但从长远来看,过高的价格可能会导致顾客流失,影响生意的可持续性。毕竟,性价比一直是路边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一旦失去这一优势,很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其实,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路边摊的价格有一定幅度的上涨可以理解,但应该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对摊位费进行合理调控,避免摊位费过高,减轻摊主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摊主也应该理性定价,在保证自身合理利润的同时,兼顾消费者的接受程度。
路边摊作为城市烟火气的重要载体,承载着许多普通百姓的生活和消费需求。希望在未来,路边摊能在价格与品质之间找到平衡,让“烟火气”继续飘香,让消费者能够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感受到那份熟悉的温暖与实惠。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3/50/15285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