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左手执笔”的轮椅女生:生命是一场向前的行走
发布时间: 2025-09-12 来源: 红网 作者: 郭宝哲

  开学伊始,记者在扬州一高校采访了一位名叫刘姗姗的特殊女生。高考之前江苏邳州中专校园里,刘姗姗的名字早已成为奋斗的代名词。这位因出生时缺氧导致脑瘫的女孩,用左手执笔,书写了一段令人动容的逆袭故事。今年高考,她以489分的成绩夺得全班第一,考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启了人生新篇章。(9月11日 《扬子晚报》)


  生命的韧性远比障碍更有力。当“脑瘫”“右侧肢体受限”“生活不能自理”的标签与“刻苦学习”“考入大学”的成绩重叠,刘姗姗用左手书写的不仅是一张录取通知书,更是一部关于坚韧、热爱与守望的生命赞歌。这位“左手执笔”的轮椅女生,成为“生命当向前行走”的鲜活榜样。


  刘姗姗的逆袭,是对“不放弃就有希望”最生动的诠释。出生时缺氧导致的脑瘫,让她连穿衣、书写这些简单动作都需付出数倍努力,别人轻松记下的课堂笔记,她要用左手一笔一画慢慢勾勒;深夜台灯下,手臂酸痛、手指僵硬是常态,但“一旦放弃就没有任何可能”的信念,支撑她熬过无数艰难时刻。这份坚韧,不是对命运的被动承受,而是主动向苦难发起的挑战:她用左手与时间赛跑,用坚持对抗身体的局限,最终以489分的成绩证明,障碍或许会限制行动的范围,却永远无法禁锢一颗渴望知识、追逐梦想的灵魂。这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正是当代青年最应汲取的精神力量。


  刘姗姗的故事里,从不只有个人的孤军奋战,更有亲情的托举与社会的温暖。母亲十年如一日的陪伴,从清晨穿衣洗漱到课间照料、三餐送达,用无微不至的守护为她筑起安心求学的“避风港”;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得知她的情况后,迅速制定帮扶方案,协调陪读住宿、规划校内交通、提供母亲校内岗位,用细致入微的关怀消除她的后顾之忧。这份“母爱为盾、校园为翼”的温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对抗命运的勇气固然可贵,但亲情的守望与社会的包容,能让这份勇气更有底气。学校的帮扶不仅是对个体的关怀,更彰显了教育的温度:它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价值,愿意为不同境遇的学生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这正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初心的生动体现。


  如今,刘姗姗已经开启大学生活,她的故事早已超越个人奋斗的范畴,成为一面映照生命力量的镜子。它告诉我们,所谓“榜样”,从来不是遥不可及的“天才”,而是像刘姗姗这样,在困境中不低头、在挫折中不放弃,用平凡的坚持创造不凡的普通人。她用左手书写的每一个字,都在诉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拥有完美的躯体,而在于拥有向前行走的勇气;身体的轮椅或许会限制移动的距离,但精神的动能永远可以向梦想的方向无限延伸。


  刘姗姗的未来还在继续。愿更多人能从她的故事中汲取勇气。当面对困境时,想起那个深夜里用左手坚持书写的女孩,便会明白:只要心中有光,脚下就有路;只要不肯停下,生命就永远是一场向前的行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3/55/1527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