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踝关节扭伤别轻视 正确处理消隐患
发布时间: 2025-08-27 来源: 揭阳日报 作者: 记者 陈燕玲 通讯员 袁鸿辉

  踝关节扭伤,也就是“崴脚”。穿高跟鞋下台阶踩空、打篮球落地不稳、甚至走路时不小心踩到小石子……“咔嚓”一下,钻心的疼痛瞬间袭来,脚踝肉眼可见地肿了起来,由于不小心崴脚很常见,所以很多人觉得“休息几天就好了”,也有的人自己在家简单处理,除非疼得受不了,才会去找医生治疗。然而,揭阳市中医院医生提醒,踝关节扭伤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埋下反复崴脚甚至慢性疼痛的隐患。


  踝关节扭伤,到底伤在哪?


  医生表示,踝关节扭伤是脚踝向一个不正常的角度过度扭曲,导致连接骨头、负责稳定关节的韧带被过度拉扯、部分撕裂甚至完全断裂。韧带就像关节的“橡皮筋”,一旦拉伤或断裂,关节就会变得不稳。扭伤后,受伤部位会立刻感到疼痛,脚踝活动不灵活,不敢用力踩地,走路困难,受伤后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内,脚踝周围可能肿起来,过一两天,皮肤可能出现青紫色瘀斑。严重扭伤时,在受伤瞬间还可能听到“啪”的一声,会感觉脚踝“松了”“吃不住力”,容易再次扭到。


  扭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踝关节扭伤后要牢记‘RICE’原则。”医生介绍。


  “RICE”原则包含以下四点。


  休息 (Rest)  立刻停止活动,不要再试图走路或活动脚踝,避免加重损伤。


  冰敷 (Ice)  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患处,每次敷15~20分钟,每1~2小时一次,注意避免冻伤皮肤,伤后48小时内坚持冰敷能有效减轻肿胀和疼痛。


  加压包扎 (Compression)  使用弹性绷带从脚趾向小腿方向进行“8”字形缠绕包扎。松紧度要适中,以能塞进一根手指为宜,既能减少肿胀,又能提供支撑。


  抬高患肢 (Elevation)  坐下或躺下时,将受伤的脚踝抬得高于心脏水平,能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肿胀和疼痛。


  医生提醒,受伤初期48小时内避免热敷、按摩,也不能使用红花油等活血药物,以及不能喝酒。这些做法都会加重肿胀和出血。此外,也不要试图去“活动活动看”或“忍痛走路”,这样做只会让伤情越来越严重。


  出现哪种情况需要立刻就诊?


  出现以下情况,要立刻去正规医院找骨伤科医生治疗:受伤时听到明显的“啪”的断裂声;疼痛剧烈,完全无法站立或行走;几小时内肿胀异常严重,脚踝严重变形,看起来明显不正常;脚趾发麻、感觉异常或皮肤颜色苍白;休息和初步处理后几天,疼痛肿胀没有缓解甚至加重;反复扭伤,感觉脚踝特别“松”。


  如何预防踝关节扭伤?


  医生表示,预防踝关节扭伤,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运动前充分热身,活动开关节,拉伸小腿肌肉;选择合适的鞋子,为足部提供良好支撑,同时起到防滑作用;注意脚下环境,留意不平坦的路面、台阶、湿滑地面;加强踝关节锻炼,平时多练习提踵、单脚站立、用脚趾抓毛巾等动作,增强小腿和脚踝周围肌肉力量与平衡能力;参加高风险运动时,佩戴合适的运动支具护踝;避免疲劳运动,肌肉疲劳时控制能力和反应能力下降,容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