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培芳(1904~1928),揭阳榕城人,在榕江中学(今揭阳一中)读书时,便接受杨石魂、林希孟等共产党员的思想影响。
爱国进步青年
参加揭阳学生爱国运动,负责建团工作
1919年,谢培芳在榕江中学读书,与进步学生杨石魂交往甚密。当年5月,北京五四学生爱国运动传来,他在杨石魂等人的影响和带领下,参加了轰轰烈烈的揭阳学生爱国运动,声援了北京的爱国青年。尔后,受杨石魂、林希孟等共产党员的思想影响,成长为爱国进步青年。
1922年毕业后,谢培芳在县城一家小百货商店当店员。
1924年暑假,经杨石魂介绍,谢培芳考进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二届学习班。学期结束后,谢培芳被派回揭阳工作。
1925年3月6日,广东国民革命军挺进潮汕、进入揭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入住揭阳学宫崇圣祠。曾在榕江中学任教的政治部科员杨嗣震引荐榕江中学新学生社代表江明衿和商民协会骨干人员到学宫接受周恩来接见,谢培芳到现场给周恩来当翻译。
此前,杨嗣震在榕江中学任教时,培养了一批进步学生,准备建立青年团组织,但因被军警追捕,被迫离开揭阳,建团工作一度中止。谢培芳回乡后,着手负责建团工作,在几个月时间内吸收了江明衿、黄龙驹等几个团员。
坚贞不屈的革命者
在全县各地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进步工会工作,不为“白色恐怖”所惧,为革命坚持斗争
1925年11月,中国共产党揭阳县支部成立,谢培芳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随后,被党组织派往东洲(今属揭东区霖磐镇)等地,开展农运工作。中共揭阳县支部成立后,他马不停蹄地按照周恩来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在全县各地开展革命宣传和组织进步工会工作。谢培芳当过两年店员,有群众基础,被党组织派到榕城、棉湖、炮台等地开展活动。是年冬,县总工会成立,会址设在韩祠南侧,谢培芳任联络员兼秘书。县总工会下辖店员工会、织业工会、民船工会、木工工会、漂布工会等基层组织。
1926年冬,中共揭阳县特别支部转为中共揭阳县部委员会,下辖4个区委,萧斧和谢培芳被任命为一区区委负责人。一区范围包括县城及附近一带,区委会会址设在揭阳学宫。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员、国民党左派及革命群众,国共合作破裂。4月15日,血雨腥风播至揭阳。县城的国民党反动派纠集潮梅警备旅驻揭阳两个连及地方警察、保安队、黄色工会打手共400多人,包围县农会、县总工会。在韩祠县总工会会址办公的谢培芳在敌人的包围中突围,撤至第三区隐蔽。国民党反动派对他悬赏“五百两白银通缉”。消息传至三区,谢培芳不为所惧,继续在三区与县委部分领导干部一起坚持斗争。
后来,根据上级的指示,谢培芳转至香港,在中共广东省委工作。不久,再转道暹罗(今泰国)。但他身在异国,心怀家乡,念念不忘革命事业。1928年11月,谢培芳从暹罗搭船回国,准备继续参加革命斗争。谁料刚踏上汕头,就被叛徒发现,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敌人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大义凛然。12月,被国民党秘密杀害。
整理:蔡晓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