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高铁无座与二等座同价,不止于“座位”的民生考量
发布时间: 2025-08-25 来源: 红网 作者: 刘庠垄

  高铁无座票与二等座同价的争议,再次将铁路定价机制推向舆论聚光灯下。8月21日,12306工作人员“合理定价”的回应,未能完全消解公众疑虑——当“无座”与“有座”付出同等票价,这样的定价是否真的“合理”?这场讨论的背后,其实藏着对高铁属性的深层追问:它究竟是单纯的服务商品,还是关乎民生的基础设施?若仅以“服务体验”论价格,恐怕会窄化高铁作为公共交通的核心价值。


  质疑无座票价的核心论点,往往聚焦于“体验差异”:同样的钱,为何有人坐着、有人站着?这种直观感受背后,是对定价逻辑的误读——高铁票价并非简单的“座位使用费”,而是对“铁路通行权”的购买,其定价基础远比单个座位的成本复杂。


  从成本结构看,高铁的固定成本占比极高:线路铺设、列车购置、调度系统、站房维护等费用,并不会因某节车厢多几个无座旅客而显著增加。无座票的存在,本质上是对闲置运力的高效利用——当二等座售罄时,无座票让更多人得以共享同一趟列车的运力资源,其分摊的固定成本与二等座并无本质差异。这就像公交车的站票与坐票同价,核心在于“把人送到目的地”的基础功能,而非“是否有座”的附加体验。


  更关键的是,无座票承担着民生兜底的功能。在春运、暑运等高峰期,无座票往往是务工人员、学生等群体“能走就行”的最后选择。若强行将无座票降价,可能引发两重问题:一是刺激无座票抢购,反而让真正急需出行的人更难购票;二是铁路部门可能为平衡收益减少无座票投放,压缩低收入群体的出行选项。从这个角度看,同价的无座票,实则是在运力有限时,用“价格杠杆”之外的方式保障更多人的基本出行权。


  公众要明确高铁不是“高端服务”,而是“基础保障”。争议的深层分歧,在于对高铁属性的定位。若将其等同于航空、酒店等纯服务行业,“一分价钱一分货”的逻辑似乎成立;但高铁作为国家战略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其核心属性是民生保障,而非单纯的“服务买卖”。


  这种民生属性体现在三个层面:其一,高铁网络连接着城乡,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血管”,偏远地区群众依赖它走出大山,城市务工者依靠它往返家乡,其定价必须考虑普惠性,而非仅以“服务体验”分层;其二,高铁承担着应急运输、物资调配等公共职能,在特殊时期,它是生命线而非盈利工具,这种公益底色决定了其定价不能完全市场化;其三,高铁票价受政府指导价调控,既要覆盖合理运营成本,也要兼顾社会承受能力,无座票同价正是这种平衡的体现——既不让运营方因无座票亏损而减少供给,也不让低收入群体因价差被挡在门外。


  现实中,无座旅客“暂时乘坐空余座位”的权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体验差异。列车运行中,二等座的临时空置座位客观存在,无座旅客可动态使用,这种“弹性空间”让无座票并非完全“站全程”,其实际价值与二等座的差异被部分消解。12306的回应虽简单,却点出了铁路调度中的实际情况:运力是动态的,座位是流动的,用静态的“有无座位”定义价格,未必符合实际出行场景。


  服务优化的方向在于少纠结“价差”,多完善“体验”。高铁方面承认定价的合理性,不意味着忽视无座旅客的体验痛点。争议的存在,恰恰提醒铁路部门:在坚持民生导向的定价原则下,可通过服务优化让无座出行更具温度。


  比如,能否借助智能系统更精准地提示空余座位信息?当前部分列车已试点“座位复用”“无座专区”等措施,若能通过APP实时更新车厢空位,引导无座旅客有序就座,可减少“站着看空座”的矛盾。再如,能否在非高峰时段灵活调整无座票供给?在客流平缓期,适当放出低价无座票,既兼顾市场需求,也避免资源闲置。更重要的是,需通过宣传让公众理解无座票的民生价值——它不是“不公平的定价”,而是“让更多人走得了”的制度设计。


  对公众而言,也需跳出“绝对等价交换”的思维。高铁的价值,不仅在于“坐得舒服”,更在于“走得顺畅”。在运力紧张的现实下,无座票的存在让“回家”“赶工”“就医”等刚需得以满足,这种“通行权”的保障,远比“是否有座”的体验差异更重要。正如没有人会因公交车站票同价而否定其公共属性,高铁无座票的定价逻辑,本质上与公共交通的普惠性一脉相承。


  高铁作为现代社会的“流动血脉”,其定价从来不是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民生考量、运营规律与社会公平的综合平衡。无座与二等座同价的争议,与其说是对“价格”的质疑,不如说是对“体验”的期待。铁路部门需要做的,不是纠结于是否降价,而是在坚守民生底线的前提下,用更精细的服务让每一张车票都承载起应有的价值——无论是坐着的舒适,还是站着的抵达,最终都指向“让出行更有尊严”的共同目标。这,才是公共交通最该有的温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42/68/15223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