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老人未去世就被要求火化?政策宣传也该多些人情味
发布时间: 2025-08-21 来源: 红网 作者: 张川

  8月19日,安徽阜阳颍上县红星镇一村民发布视频称家中老人尚未去世,当地镇政府工作人员就上门要求火化。视频显示,一位老人躺在地上,工作人员站在门口,家属情绪激动。同日,红星镇政府工作人员回应称,当地有“人快去世时放在地上”的习俗,工作人员当时正在进行殡葬改革政策宣传,并非要求立即火化。


  尽管此事是一场误会,但在这样的场景中生硬地宣传丧葬政策难免有些不近人情。


  我国推行丧葬改革已经有些年头,但殡葬改革要更多地发挥智慧而不是靠硬来,尤其是在宣传执行过程中应该多些人情味。我国重视殡葬文化由来已久,传统观念影响较深,新政策的宣传和执行难免阻力较大。这就要求,有关部门不应只考量殡葬改革的政策因素和经济因素,也应葆有对感情因素的重视。


  事实上,基层工作人员的宣传压力也能够理解,特别是有些地区受传统观念丧葬观念影响,对于火葬等新政策非常抵触。越是面临这样的情况,越该讲究方式方法,也要结合当地民俗推进工作。拿此事来说,当地的基层干部对“人快去世时放在地上”的习俗多半是了解的。但正因为工作不够细致,在这个时候宣传火化政策,难免会引起家属的反感。要是明知道有这样的习俗,却仍不顾家属的心情,只顾完成自己的任务,那就更该认真反省了。


  在一个有着上千年殡葬文化的社会,更需要循序渐进、柔性引导,充分尊重民众的情感与习俗,通过耐心沟通、完善配套服务来逐步推进,才能让政策真正得到群众的认同和支持。


  殡葬改革是整体趋势,这点毋庸置疑。关键在于,要采取何种方式推进宣传与改革,同时也需明确丧葬改革的动机,减少民众不必要的揣测。这既考验着政策执行者的智慧,也检验着公权力对历史和文化的敬畏心。以此事来说,行将就木的老人躺在地上,家属笼罩在沉重的悲痛之中,这时候还在机械地教条地宣传政策,不仅是没有人情味,也是没有智慧的体现。


  对此,当地部门还需进一步做出回应,殡葬改革要推进,方式更要优化。对于已经发生的不当行为,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避免错误的做法让人产生抵触情绪。唯有以诚恳的态度正视问题,纠正偏差,方能重塑群众的理解与信任,为政策执行筑牢民意基础。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42/64/15215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