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笃茂(1903~1935),出生于普宁洪阳新铺村一个寒儒之家。在封建、落后、贫穷的农村中,卢笃茂从小就看到地主豪绅为非作歹、鱼肉农民的种种行为。进入小学之后,他听人讲了不少反抗强暴和农民革命的故事。这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反压迫、反剥削的种子。
追求进步
加入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斗行列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浪潮涌到汕头,血气方刚的卢笃茂与进步学生一起参加示威游行,发表街头演说,支持揭阳县学生声讨豪绅周伯初、饶公球的斗争。
1923年,卢笃茂毕业于汕头商业学校,同年秋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4年,卢笃茂到普宁县麒麟小学任教,与当时在普宁一带领导革命运动的方方、何石等建立了联系,并帮助陈卓然、杨日耀等在揭阳县林厝寮等地秘密组织农会。
1925年冬,卢笃茂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加入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战斗行列。
勇挑重担
多次带领武装力量开展活动,扩大革命影响
1926年春,卢笃茂按照党的指示,到揭阳县中山中学工读部任教。同年3月,第一届中共揭阳县委员会成立,卢笃茂担任组织部长,分管组织、青运、学运和农运工作,并担任国民党揭阳县党部青年部长。
1926年夏,周恩来主政东江行署时任命的左派揭阳县长陈卓凡被免职,新任右派县长林修雍与地主反动势力沆瀣一气,多方打击工农运动,破坏群众进步团体。8月,二区污吏许实兰非法逮捕农会会员谢油麻。11月,榕城反动分子打伤商民协会执委张浦南,并明目张胆地绑架到揭阳视察工作的汕头总工会执行委员长杨石魂,爆发震动粤东的“张杨事件”。面对反动势力的步步进攻,卢笃茂联合其他革命进步团体,对右派的倒行逆施进行坚决的斗争,最终把杨石魂从险境中救出来。
1927年4月15日,卢笃茂从进步人士郑德初处获得消息:国民党反动派指派潮梅警备旅尤振国连配合地方反动武装准备动手围攻革命组织。他立即组织骨干转移、隐蔽。4月16日起,敌人把屠刀伸向新亨、炮台等地农会组织。面对敌人的血腥暴行,卢笃茂拍案而起,与县委的一些同志,联合普宁县的何石等人,组织农军1000余人,于4月23日向三区新国民社驻地太史第进攻,打击敌人的反动气焰。5月,卢笃茂按照党的指示往暹罗联系、安置因大革命失败流亡到那里的同志,被联系上的有300多人,在这批流亡异邦的同志中间建立党支部和联络系统,为他们回国继续参加革命创造有利条件。
1927年冬,卢笃茂奉命回国,任中共揭阳县委巡视员。不久,敌人在潮、澄、揭三县发起“会剿”,揭阳县工农武装团队长吴函壮烈牺牲,二区农民运动领导人彭名芳也被敌人杀害,卢笃茂以县委巡视员和县武装团队长的名义勇挑重担。
1928年4月,揭阳新县委成立。卢笃茂负责建立县武装队工作,他以五房山为基地,训练游击战士,重擂革命战鼓。6月初,他在五房山上与古大存会晤,共同的革命理想使他俩一见如故,此后成为革命征途中的亲密战友。同年8月,梅县、大埔、丰顺、兴宁、五华、潮安、揭阳七县联合委员会成立,古大存任书记,卢笃茂被选为联委委员。
1929年春,中共东江特委搬至丰顺释迦岽。10月,卢笃茂担任东江特委农运部长。1929年至1930年间,卢笃茂多次带领武装力量配合古大存攻打新亨反动武装,还经常在龙岭、下坡、双山、大良岗一带活动,扩大革命影响。
忠贞不屈
不惧严刑拷打,拒绝高官厚禄
1931年春,卢笃茂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师第二团政委。同年秋,驻大南山部队开展所谓“肃反”,卢笃茂一度遭到不公正对待。
1932年春,卢笃茂得到澄清,他带着遍身的伤痕,迈着蹒跚的步履,离开牢房到特委《红星报》协助编辑工作。
1933年1月10日,在东江特委常委扩大会上,卢笃茂被选为东江特委军委委员,并任潮、普、揭军事部长。9月,国民党反动派抽调大批军队“围剿”大南山,卢笃茂调任东江红军第二路总指挥,留守大南山,卫戌苏区。不久,东江红军部队改编为东江游击总队,卢笃茂任参谋长。
1934年,卢笃茂调任东江红军第二团团长。为分散“围剿”大南山的敌人兵力,卢笃茂带领军委委员卢秋桂和100多名红军战士突入敌后,在普宁县铁山打一仗,转到揭阳县桑浦山再与敌交锋。在敌强我弱情况下,卢笃茂再率领部队撤至五房山。
5月中旬,这支转战多时的红军队伍,忍着饥饿与疲劳到达揭阳县西部南山大背岽,准备利用这里比较熟悉的地形与敌周旋。这时,驻河婆的国民党林大纲部,马上派兵驻灰寨、南山;驻五华安流的潘彪团也于6月9日开至河輋村,对红军游击队进行合围追击。当卢笃茂获悉敌情准备转移时,遭到岸洋村反动自卫队拦击,红军队长黄生负伤在叶雪坑后被捕,部队退到附近密林隐蔽,后又渡过良田河,准备穿过揭华公路,但遇到敌人阻击,只得从黄竹坑、大水坝退到胡头山一带。
6月11日,国民党林大纲部一个营进入良田,潘彪团也从河輋开至博头铺,良田反动自卫团也配合行动。敌人共纠集1500多人包剿胡头一带山地。红军战士在卢笃茂指挥下,临危不惧,英勇抗击,他们与敌人血战整天,坚持殊死战斗。不少战士与敌人扭打在一起,同归于尽。由于兵力悬殊,寡不敌众,红军战斗到弹尽粮绝,卢笃茂也在战斗中扭伤右脚,难以行走。在此紧急关头,他当机立断,下令中队长卢秋桂率领战士们从小道突围,自己和不能走路的伤员各自分散寻找隐蔽。最终,突围成功。
突围出来后,卢笃茂吃力地爬到一个破旧木炭窑躲避,后被农民陈香发现,接到家里治伤。但由于流氓陈桶告密,敌人前来搜捕,卢笃茂不幸落入虎口。敌人将卢笃茂押到潮州监狱,对他严刑拷问,但他严守革命机密,冷眼对敌。后来,他又被敌人押到汕头石炮台监禁。这时,敌人采用软化手段,衣食住都给他特殊待遇,并许以高官厚禄,但都遭到卢笃茂的严辞拒绝。为了进一步收买卢笃茂,敌人将卢笃茂押上“福安”号军舰解往广州,先寄囚于南海县监狱,后转禁于北校场感化院。
1935年2月3日,卢笃茂壮烈地牺牲在黄花岗烈士长眠的芳草丛中,时年32岁。
整理:蔡晓惠
部分内容摘自《揭阳英烈段》(第三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