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2025南国书香节潮州分会场暨第六届读书月”系列活动——《活着的古城·潮州》首发式暨新书分享会活动在市陈伟南文化馆举办。知名文化学者、摄影家代表齐聚一堂,从不同角度,与读者朋友分享、探讨古城生活故事以及对“活着的古城”的深刻见解,让更多人感受古城的魅力。
《活着的古城·潮州》一书由市社科联精心策划主编,是《潮州古城研究精品系列丛书》的第一部,系市委宣传部“潮州市重点文化研究项目”成果。全书从“山水宋城”“非遗之都”“鲜活古城”三个主要篇章,通过图文结合,生动呈现潮州的城市建筑、民间工艺、日常生活。陈平原教授在序言中称赞该书:“不仅众多摄影师殚精竭虑,用照相机完美记录了古城的建筑、风貌、习俗,以及民众的生活趣味、辛勤劳作与艺术表达,更依赖主持人精心的策划、编辑以及串联文字。借助一册立意高远、主题明确、图像精美、文字可观的好书,这座古城的质朴与妩媚、日常与诗意,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这很不容易。”长期从事潮州城市书写的知名作家李英群先生以《古城的一天》代序。
“秀美潮州城,内有大乾坤。”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省文联兼职副主席、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晓春表达他在“活着的古城”深度体验的真实感受。他说,潮州的千年文脉在古建筑等物质文化以及古城寻常巷陌人家“烟火气”中得以延续和传承,让人真切触摸到了“活着的古城”的脉动。
韩山师范学院原副校长、云南大学文学院硕士生导师黄景忠围绕《活着的古城》与“潮州生活”这一主题,为读者展开另一段独特的文化探寻。在他看来,这本书生动地表达了潮州人的两种生活,即“艺术化生活”和“仪式化生活”:前者体现了潮州人对美的追求贯穿在生活里面,如在建筑上装饰木雕、嵌瓷等,体现潮州人活在非遗传承中;后者则体现在潮州人时年八节的仪式感,体现潮州人活在各种礼仪习俗里。
当镜头对准一座活着的古城,会捕捉到怎样的风景?该书自2024年2月起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摄影作品,累计收到各类投稿1100余幅,入选200幅。有摄影爱好者用专业镜头定格的光影故事,也有普通市民随手拍下的街头瞬间。每一张照片,都藏着潮州不褪色的生命力。市摄影家协会主席黄奕强现场分享《用镜头讲述一座桥与一座城的对话》。他表示,该书是对潮州历史文化的一次系统记录,通过影像文字讲述古城的“活”,回应了“活态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念。此外,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市语言艺术协会副会长余史炎结合自己从小对潮州文化、礼俗的认识和体会,分享潮州古城里的“有意思”生活哲学,让现场观众感受到古城中有意思的生活哲学。
活动中,市语言艺术协会会员朗诵《活着的古城·潮州》片段,让读者在文字中漫步古城,感受那藏在砖瓦间的岁月肌理,浸在烟火里的生活暖意。随后,主办方还向湘桥区委宣传部、市饶宗颐博物馆、金山书院、湘桥区图书馆、饶平县图书馆代表赠送《活着的古城·潮州》一书。
本次活动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市社科联主办,市语言艺术协会、市陈伟南文化馆承办,主题为“传承潮州文脉,品味活态古城”,为更好展现潮州作为海内外潮人的共同精神家园的独特人文内涵,弘扬挖掘潮州文化特质,营造书香潮州浓厚氛围,彰显潮州文化底蕴。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