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年药香润军民 廿四味里见赤诚
——记市级非遗项目“廿四味草(凉)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拥军企业家李镇伟
李镇伟(中)和员工在商讨开设连锁店的相关事项。徐剑萍 摄
在粤东潮汕平原的氤氲药香中,一剂传承百年的廿四味草茶,滋养着一位企业家的赤子之心。市级非遗项目“廿四味草(凉)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拥军企业家李镇伟,将祖辈创办的“培真”品牌发扬光大,让革命老区锡坑村的草药香越飘越远。如今,李镇伟创办的广东廿四味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既是揭阳市“双拥共建示范单位”,更以培真连锁门店助力退役军人圆上创业梦。当古法草茶遇见拥军情怀,一碗汤药里沸腾的,是跨越世纪的军民鱼水深情。
红色沃土,孕育创业初心
李镇伟是普宁市大南山街道锡坑村人。锡坑村,这片红色沃土,孕育了他创业的初心。
据了解,1928年,敌人调集重兵围攻潮普惠苏区。徐向前带领红四师部分官兵整天在山上与敌人周旋,因为没粮食和缺医少药,处境十分艰难。4月底,在一次与敌人的遭遇战中,徐向前的腿部负了伤,因天气炎热,伤口化脓,部队战士赶紧用担架把他抬到位于大南山腹地的锡坑村吴爷宫进行治疗,这里是红二、四师野战医院,在缺少消炎药的情况下,医生采用青草药捣烂敷上为他治好伤口。在养伤期间,徐向前得到当地群众的细心照料,对这里的红军医院和革命群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镇伟告诉记者,锡坑村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这里住着淳朴善良、心系家国的百姓。“我的曾祖父李全、祖父李清香也是如此,为给当地群众治疗疾病,他们开设了培真药行,常至深山中采摘草药,配制出多款不同功效的廿四味草茶。我听他们说过,在战争年代,他们也协助过军医帮助红军战士治病。”李镇伟说。
2020年,李镇伟在“中国中药名城”普宁创立广东廿四味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他整合百年古方与现代科技,突破传统草茶苦口药猛的局限,实现廿四味草茶标准化生产,打响“培真”品牌,让廿四味草茶成为大众化的保健饮品。“廿四味草(凉)茶制作技艺”于2020年被列为第六批揭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培真”品牌也于去年入选第一批“广东老字号”。
饮水思源,传承拥军传统
4年多来,李镇伟带领团队奔赴边海防驻地、复退军人医院,累计捐赠相关物资、防暑药品及生活用品逾300万元……
自公司创立以来,李镇伟将拥军情怀深深融入企业发展,公司于2023年获评“揭阳市双拥共建示范单位”。值得一提的是,李镇伟十分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在公司六楼的家风馆,陈列着李镇伟祖辈熬药用的砂碗,李镇伟常驻足于此,向孩子和员工讲述家族与红军的故事,激励他们铭记历史。同时,李镇伟经常带领子女慰问老战士,让下一代感受军人的奉献精神。“我印象十分深刻的是,去年市爱国拥军促进会组织走访退伍老兵活动,作为轮值会长,我组织了爱国拥军志愿者及少年儿童到抗美援朝老战士张英友和战斗英雄、一等功臣韦炎辉的家中,听他们讲述那段烽火岁月。孩子们被老战士的爱国情怀深深打动,我觉得这十分有教育意义。”李镇伟认为,拥军不是口号,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要从娃娃抓起。
“公司的拥军传统让我找到归属感。”刚刚入职广东廿四味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退役军人柯顺展表示,他将继续发挥好军人纪律性强、执行力高等优势,为公司更好发展而努力。
品牌创新,助力退役军人创业
目前,李镇伟以市级非遗“廿四味草(凉)茶制作技艺”为内核,研发代用茶、汤料包、草本饮料等500多款产品,还创新推出草粿、冷热饮等即食形态,“培真”品牌在他手中焕发新生。接下来,他计划启动培真连锁加盟计划,并明确向退役军人倾斜,助力他们就业创业。
在公司的培真连锁“样品”店里,“传承经典方”五个大字十分醒目,李镇伟和员工正在紧锣密鼓敲定开设连锁店的相关事项。李镇伟说:“我十分期待退役军人的加盟! 他们真诚守时、作风严谨,与食品行业高度契合。”
记者还了解到,该公司位于云落镇的非遗工坊引进了中药材渗透灭菌技术,未来也将作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从培训、原料供应到门店运营的全链条支持;同时,推进“南药入藏、藏药南调”项目,计划将西藏松茸、羊肚菌等特产纳入汤料开发,既拓展市场又响应援藏号召。
“企业的价值在于反哺社会。”李镇伟的愿景是让“培真”品牌成为健康与文化的桥梁,同时能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开辟新的路径。他指着门店说:“企业的价值不仅在于盈利,更在于为社会贡献力量,我将用心用情助力更多退役军人圆上创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