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镜头展现潮汕工夫茶非遗魅力
——记关注地方文化的摄影师张艺腾
人物速写:
张艺腾,男,甘肃兰州人,一位爱上工夫茶文化的“90后”青年。他热爱摄影和旅游,曾周游全国各地,在旅途中和一位喜爱工夫茶文化的揭阳女孩结缘后成为夫妻,从此扎根揭阳。6年多来,他紧跟揭阳工夫茶非遗传播团队的步伐,用镜头详细记录工夫茶文化的各种细节,多部展现揭阳工夫茶文化的摄影、影像作品在网络上得到许多网友的关注。他曾参与中央电视台CCTV4《记住乡愁》揭阳篇的工夫茶非遗展示工作,工夫茶文化影像作品“藏茶之器”发布在“学习强国”平台。2021年春节,其影像作品《热汤酽味工夫茶》在全省“我的广东,我的新年”短视频征集活动中获“最佳人气奖”。
非遗传承始于“被看见”
在张艺腾的摄影世界里,非遗是活生生的人、热腾腾的生活、流动中的文化。一次偶然的协助拍摄,开启了他与工夫茶非遗的缘分。
“定居揭阳以后,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参与市级工夫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廖晓鸿的茶艺展演活动,让我突然明确自己在摄影这条路的行进方向:纪录非遗、民俗等地方特色文化的精彩之处。”张艺腾如此回忆道。
“第一次来揭阳,我就喜欢上了这座城市。”张艺腾说,他曾经多年周游各省,但没想到会与揭阳结下如此深厚的缘分,在揭阳的过去几年,他被揭阳独特的潮汕文化和热辣鲜活的烟火气所击中。
“非遗是一座城市和地区文化的‘活态历史’,它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与技艺传承,将过去与现在相连,让城市的文化个性得以彰显。同时,非遗也是激发创新的文化源泉,能为城市注入独特的发展活力。”谈及为何选择非遗作为切入点,张艺腾如此阐释。
经过尝试与沉淀,2020年开始,张艺腾把关注点放到了非遗技艺上,学习非遗技艺,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创,尝试以更多元的形式,展现非遗技艺之美。在学习体验过程中,他不断“让自己慢下来”,感受工匠精神。
“过去6年,张艺腾一直和我们工夫茶、揭阳炒茶的非遗团队紧密接触,用心拍摄图片和影像,包括走访茶山、挑选茶叶、煮水品茗、举办非遗展演等活动,可以说他的努力付出,大大推进了工夫茶、揭阳炒茶等非遗的广泛传播,让更多人能用更直观、更细腻的视觉了解潮汕茶文化。”市级工夫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廖晓鸿这样介绍。
工夫茶非遗承载着潮汕地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技艺,是其他城市难以复制的精神标识。通过和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相处,张艺腾更坚定了想法,做自己热爱且擅长的事。他拍摄非遗展演的每一帧画面,不仅记录了工夫茶展演活动中的风景,更是在深入挖掘和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吸引更多人成为非遗传播者
采访中,张艺腾认为以影像的方式广泛传播工夫茶文化,可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他说:“我觉得当非遗被推向更广泛的受众,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会有更好的物质基础,增加揭阳城市文化的辨识度。”
张艺腾近几年的步伐,印证了他的辛勤付出。2020年11月,他和廖晓鸿在苏州本色美术馆待了3天,共拍摄了18场工夫茶非遗展示,展示了揭阳城市非遗名片。2020年12月,他参与了中央电视台CCTV4《记住乡愁》揭阳篇的工夫茶非遗展示工作。2021年年初,在全省“我的广东,我的新年”短视频征集活动中,他拍摄的《热汤酽味工夫茶》获“最佳人气奖”。2021年年底,在全市“共话揭阳美,奋进新时代”微视频大赛中,他拍摄的工夫茶“藏茶之器”文化宣传片获优秀奖,并得以在“学习强国”平台发布。2023年,在榕城区委宣传部举办的“榕我爱你,古城新韵”摄影比赛中,他的摄影作品《茶熟、香温》获三等奖。
除了展现非遗之美,张艺腾近几年也将镜头对准揭阳各地乡村风土人情,比如拍摄民俗行彩桥,探访古村落,记录揭阳炒茶制作过程……张艺腾表示,他计划展现更多优质内容,让更多人了解非遗、了解他扎根的“第二故乡(揭阳)”。
在张艺腾的讲述中,非遗不仅能丰富乡村的文化内容,更能成为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的“抓手”。他说:“非遗是活的文化。只有当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才有真正的未来。我们现在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工夫茶非遗走得更远、传播更广。我的目标是让更多人走近非遗、爱上非遗,成为非遗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