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让足球梦在乡土绽放
发布时间: 2025-08-12 来源: 作者: 记者 徐剑萍 通讯员 谢锐炎



揭西县城北中学足球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培养学生体育素养。通讯员 摄


  在揭西县棉湖镇厚埔村,有这么一所乡村中学,从2018年创建省级足球推广校,到如今成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仅仅用了6年时间。这所学校就是揭西县城北中学,该校师生们凭借对校园足球的执着深耕,将足球打造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闪亮名片。


  制度筑基:足球发展的坚实后盾


  城北中学的足球之路,始于顶层设计的牢固根基。该校成立了以校长杨良乾为组长的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将足球纳入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强力推进。“我们建立了涵盖教学、训练、安全、师资培训的整套制度体系,确保足球工作规范长效。”杨良乾介绍。在仅有3名专职体育教师的条件下,城北中学创新采用了“专兼结合”模式,即外聘足球专项教师,以此配齐配全体育师资。


  经费投入彰显决心。城北中学设立足球专项基金,用于完善场地设备建设。据了解,在该校面积16000平方米运动场中,足球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场地设施、器械设备基本达到国家标准,满足了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需求。此外,该校还投入经费,保证学生课余体育训练和参加各类体育竞赛等校园足球工作的正常开展,并将运动队训练列入学校整体体育工作计划之中,采取各种措施确保训练时间、地点、人员和器材等落实到位。从训练器材到参赛保障,真金白银的投入铺就了城北中学足球苗圃的成长沃土。


  育人为核:足球课堂的全域渗透


  “传球!注意配合!”每周一节足球课是城北中学雷打不动的安排。该校创新“足球进课堂”模式,依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层教学:七年级练颠球传球,八年级学战术配合,九年级强化实战对抗。该校体育教师纷纷表示:“我们不仅教技能,更将团队协作、抗挫折能力培养融入训练。”


  据介绍,城北中学积极探索校园足球教学模式,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创新,将足球教学纳入课程进行课堂教学,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游戏教学之中,保证每个班全年参与比赛场次不少于10场,提高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兴趣。在足球课中,该校要求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技能,还要对学生进行礼仪和足球相关知识的教育,让品德教育贯穿于足球运动技术训练之中,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和耐挫抗压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敢于拼搏、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及豁达阳光的生活态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城北中学校园足球队在各项比赛中交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单:2021年5月初中男子组参加揭西县第二届中小学生足球比赛荣获第二名;2023年7月初中男子组和女子组参加揭西县第三届中小学生足球比赛分获第三名、第一名;2023年10月女子队参加“奔跑吧,少年”2023年市青少年暨第九届学生足球锦标赛荣获第三名;2024年7月女子队参加市第八届运动会暨第五届学生运动会足球比赛荣获第二名……


  文化铸魂:绿茵场上的精神赋能


  漫步校园,该校的足球文化处处可见:宣传栏上展示着学生摄影作品;演讲比赛中,学生讲述着动人的训练故事……“我校紧紧围绕‘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健体’的校园足球理念,以校园足球活动为平台,形成了浓厚的学校足球文化特色,提升了办学品味。”杨良乾强调:“足球是立德树人的载体,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阳光少年。”


  这种融合成效显著。据介绍,该校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达95%以上,优良率达36%.更深远的是精神成长,该校学生纷纷表示:“赛场教会我们,胜利要拼搏,失败要担当。”城北中学提出的“以球辅德、以球健体、以球促智”理念,正在实践中开花结果。


  接下来,城北中学计划为每班配发训练用球,通过征文、绘画比赛拓宽足球文化辐射面。这个乡村学校,用绿茵场上的汗水与荣光证明:只要用心浇灌,足球梦想在乡土也能拔节生长。当更多孩子在奔跑中学会合作、在对抗中锤炼意志,足球便不止是一项运动,更成为照亮乡村教育未来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