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宁市以国道G324线风貌整治提升为抓手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塑造城市发展新内涵
普宁市凝聚多方力量整治提升国道G324线风貌。图为国道沿线旁建设的“口袋公园”,环境优美。陈少强 摄
乡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乡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普宁市全力冲刺“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把风貌整治提升作为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的有力抓手,聚焦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优选链接中心城区与西部山区的入口通道——云落镇,依托国道G324线交通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优势,通过风貌提升联动公共服务提档、承载能力提级。目前,云落镇聚合了房产、学校、医院、商综等多元配套,实现了山区镇区逐步具备中心城区功能。
链路产业建设,规划“集约高效”生产空间
普宁市按照“风貌服务功能”要求,以国道G324线云落段4.8公里沿线风貌提升为抓手腾挪产业发展空间,系统实施外立面改造,将交通动脉转化为产业动脉,径直贯通云落油甘产业发展路径;指导云落镇抢抓城市提档契机,加快推进惠及国道沿线8村的油甘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区建设,推动油甘种植与加工、销售环节就近衔接,打造“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目前,以云落为主产区的普宁油甘种植总面积超1万亩,约占全省种植总面积的1/10,年产量高达3000万斤,全产业链产值超3亿元。
与此同时,高效联动云落镇与普宁市(青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西部青梅主产区,以“畅通国道空间”夯实“中国青梅之乡”根基。2025年该市青梅年总产量8.5万吨、年加工量达10万吨,总产值53.5亿元,连续多年年均产量产能居全国第一,真正实现产业载体与交通轴线同频升级,以风貌提质赋能产业聚变。
连片风貌提升,打造“宜居适度”生活空间
普宁市以“好看服从好用”为导向,将风貌提升与城市功能设计衔接融合,主动深化央企助力协作,携手中铁十六局集中攻坚国道G324线沿线726栋房屋外立面提升、1.34万平方米屋顶压檐,扎实破解国道优化工程进展缓慢问题和沿途7.27公里“三线”杂乱难题,极大改善提升超40万山区群众出行条件。
与此同时,突出以人为本,依托风貌带整治增强云落枢纽节点辐射能力,进一步丰富便民、惠民、利民“生活服务圈”,助推星河明珠湾蝉联粤东年度房产销售冠军、政企校合作共建的华师附属普宁学校在校生突破6700名及揭阳市首个皮肤住院部、山区首家商业综合体落户辖区,多点联动赋能多元业态发展,解决教育、医疗、生活资源不足问题。
优质环境、丰富业态成功招引连锁便利店龙头“美宜佳”入驻,实现国道沿线品牌商业零的突破,沿线超市商铺出租率跃升,有力有效促进美丽环境提振实体经济。
融合绿色发展,构建“绿廊联城”生态空间
普宁市坚持“风貌提升、生态保护”协同推进近悦远来“和美新城”建设,以绿美生态行动为主抓手,在国道G324线沿线建设约4.8公里生态隔离带,搭配超1.8万平方米马尼拉草,构建贯通城乡的生态长廊,串联起星河明珠湾乐园、盘龙湾温泉度假村等文旅节点,整合云落镇近72平方公里的天然氧吧,推动生态效益向镇区覆盖、向市区延伸,打造“生态宜居”的城市新发展极。推进“拆围透绿”,科学拆除星河明珠湾社区公园封闭围墙,促成居住社区与生态廊道无缝衔接,连通面积约80万平方米寒妈湖,实现生态建设与风貌塑造深度耦合;利用闲置土地、道路边角等零散空间,发动沿线乡亲群众慷慨让地3500平方米共建共享“口袋公园”,打造兼具观赏性与实用性的“开放式”娱乐休闲空间。
普宁市还致力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转化通道,发挥普宁市环保处理中心效益,每年综合利用73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焚烧发电约2.9亿度电,切实以“生态优化、功能提升”拓展城市发展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