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情侣在图书馆少儿区亲热,公共空间得有“分寸感”
发布时间: 2025-08-07 来源: 红网 作者: 陈得之

  8月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称,一对情侣在长沙岳麓图书馆少儿阅读区亲密躺地搂抱超10分钟,引得不少孩子好奇张望。事发现场有志愿者在岗,却未干预,家长们对此提出了不满与质疑。(8月5日 上游新闻)


  此事看似是个人行为自由之争,实则却折射出了公共场合的行为边界问题——个人的情感表达,是否应以不侵犯他人权益为前提?对于这场争议,需从两个方面来解析:其一,个人行为与公共场合之间的适配性。虽说在公共场所一些情侣亲密互动在当前社会并不罕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完全无视公共场合的特殊性。图书馆是严肃阅读学习的地方,并不是谈情说爱、亲密搂抱的场所,更何况还是在少儿阅读区。两位成年人在一群认真看书的孩子面前你侬我侬,无疑会对孩子产生干扰和不良影响。此外,有网友还指出这对情侣公然外放手机视频,此举更会破坏图书馆的宁静阅读氛围。同时,民法典第8条也明确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过度亲密若造成他人不适,可能构成对公众权益的侵害。


  其二,公共场合的行为边界到底是什么?从当前的社会现实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如今的公共场合的行为边界——由公众接受度所决定。在不同的公共场合及周遭公众的特殊性,所面对同一事件的接受程度也大不相同。以当前年轻情侣所热衷的户外求婚为例,这一行为同样是发生在公共场合,也伴有亲密接触行为,但这一类事件不仅没有受到广大公众的反感与排斥,反而还收获到了大量祝福。会有如此反差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求婚这一行为因其自身的神圣性与仪式感,天然在公众心中的可接受度高。反观该事件之所以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其原因之一,便是情侣亲热这一行为本具有私密性,确实不能在图书馆这一极其特殊的公共场合中开展,也是实打实的触碰到了公共边界的底线。


  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归根结底,还是得落实好双向责任。场馆管理方需在少儿区等特殊区域设置醒目提示,明确禁止亲密行为、大声喧哗等。加强巡查,对不当行为及时劝阻,而非依赖“志愿者视而不见”的被动管理。其次,公众自身应认清场合功能,将亲密行为限制在私人或适配的公共空间。树立“克己即是尊重”的意识,避免将个人愉悦建立在他人的不适之上。


  对于此事的重视绝非是“上纲上线”,而是一次关于公共文明的现实拷问。在多元社会中,自由与责任从来一体两面。真正的浪漫,不在于无视规则的放纵,而在于对他人权益的自觉维护。图书馆的安静、少儿区的纯粹,需要每个人用行动共同守护。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42/99/151855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