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周口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邵某某因长期遭受网络暴力跳楼身亡”一事引发广泛关注热议。据津云新闻报道,目前,周口市卫生健康委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成立调查组,正在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处理,妥善做好善后工作。
从死者留下的遗书来看,这起坠亡事故与三起医疗纠纷有着密切关系。第一起医疗纠纷中,产妇因羊水栓塞切除子宫,家属以“生女孩、绝后”为由向医院和医生索赔100万元。第二起医疗纠纷中,三胎产妇及家属拒绝医生的剖腹产建议,执意顺产并签署风险同意书,称后果自负。最终,胎儿进入腹腔后窒息死亡,产妇经抢救脱险。第三起医疗纠纷中,产妇生产一切顺利,但孩子出生两天后突然因缺氧导致皮肤青紫,经及时抢救最终治愈出院。“两年后,这个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家属未做任何医疗鉴定,就认定是医生失误。”
三起医疗纠纷的起因不同,但一个共同点是三位产妇及家属都选择在社交平台发布作品“维权”。其中,第一起医疗纠纷中的产妇及家属走了法律程序,将曾就诊过的郑州一家医院及周口六院一同告上了法庭。据邵医生的丈夫说:“一个多星期前刚在合肥做完司法鉴定,结果还没出来,但专家在现场做了初步结论,说此事与妇产科无关。”随着事件发展,三起纠纷的家属在平台上互相关注并推荐作品,由此引来大批网络水军对邵医生进行攻击。
再看死者邵医生的处理方式。7月30日,其前往派出所报警,但警方未予立案。7月31日,周口六院的工作人员与邵医生一起,再次前往太昊路派出所报警。“第二次立了案,但警察并未明确如何解决,也没有第一时间联系下架视频。”
结合相关方面的表现看,此事显然已经超出了单纯的医疗纠纷问题。医院、当地有关部门及涉事平台都有不担当、不作为之嫌。当医疗纠纷发生后,首要的就是厘清责任。在产妇家属去医院交涉时,医院只是建议对方走法律程序,却未主动采取法律手段。这不仅暴露出院方在医疗纠纷反应处理机制上的薄弱,也为日后纠纷的解决埋下了隐患。如果医院始终能够积极处理这起纠纷,那么邵医生所承受的压力就会减轻很多。毕竟,这不是她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医院和她共同面对的事。
其次,有关部门的反应也令人唏嘘。无论事件的定性是否明确,都应有一定的警惕性。在这方面懈怠,无疑会让悲剧的注脚不断延长,让那些本可以避免的伤害在漠视中发酵。每一次对预警信号的轻慢,都可能成为压垮受害者的又一根稻草。对于有关部门来说,务必以更敏锐的感知、更果断的介入筑牢防线,才能让“悲剧不再重演”从口号变成现实。
再则,平台方在相关作品内容监管审核上也需要负起责任。我们不希望只是在悲剧发生后将相应作品一删了之,更重要的是在事发前筑起预防的篱笆,用更精细专业的算法筛查潜在风险,用更及时的人工干预阻断恶意蔓延。要知道,平台的责任从来不止于“事后清理”,更在于守住“事前防线”,这既是对用户的保护,也是对自身社会责任的践行。
最后,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对此事做出进一步调查回应。事件中存在的诸多疑问,值得逐一予以厘清与解答。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回应公众关切,给当事家属及公众一个说法。总之,要保障公平正义,用铁的证据让该承担责任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这既关乎对个体生命的尊重,也是维护社会治理公信力的基本要求。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42/97/1518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