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我最喜欢的一个小说人物
发布时间: 2025-08-05 来源: 作者:

  《儒林外史》是一部通过对封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各类人物的真实描写,反映当时的政治制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这部作品体现了作者对理想文士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和道德楷模的追求,体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暑假正是读书时,我认认真真地阅读了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杜少卿。杜少卿出身名门贵族却厌恶八股取士,称科举是“费尽心思,总把流光误”;面对朝廷征辟,他装病拒绝。他无视门第之别,和市井百姓交友,亲自侍奉门客娄太爷汤药并为他送终,突破封建主仆关系。他还对朱熹经常提出质疑,反对朱熹的学术权威;他甚至带上妻子游清凉山,公然牵手饮酒,打破了“女子不得出闺门”的礼法束缚;他反对纳妾制度,提出“人生须四十无子,方许娶一妾”的改革主张。在那样的时代,有这样的行为与思想,实在是难能可贵。


  杜少卿就是这样的人。当众人削尖了脑袋想钻进官场谋求功名利禄时,杜少卿却选择了归隐田园。这种选择并非意气用事,而是源于内心深处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也不愿在官场里阿谀逢迎。我认为这是一种对自我人格的坚守,是对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杜少卿对待朋友肝胆相照,其慷慨仗义的性格令人难忘。他并非掷千金的豪富,而是将自己有限的财富用来帮助真正需要的人。他的每次出手,都是对人性的温暖抚慰。他不计较得失,不求回报,只为了别人能活得体面一些。在自己没钱的情况下,仍然典当了自己新做的衣服资助别人。这种大度与仁爱,在那个功利横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即使在今天,依然值得提倡。美好的精神品质是不会过时的。


  他性格不羁,却对父母极为孝顺,这种看似矛盾的特质在他身上完美融合。他敢于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却又恪守孝道,尊敬长辈。他与母亲的关系融洽,小说中很多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温柔与担当。他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但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敢于做自己的人,虽有点儿“离经叛道”,但却可爱可敬,令人印象深刻。


  在这个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我们常常被各种外在的压力所困扰,比如考试成绩、他人评价、社会地位这些无形的枷锁让我们有时候难免怀疑生活,甚至失去信心。可杜少卿的洒脱人生,恰恰是一剂清醒剂,他告诉我们,人生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中和评价里,只要忠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就可以了。


  掩卷沉思,《儒林外史》这本书让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杜少卿的存在,不仅是对封建社会的讽刺,更是对人性光辉的赞美。他让我们相信,在黑暗中,总有一盏灯照亮前行的道路。他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儒者,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内心的光明与磊落。他,杜少卿,《儒林外史》中的杜少卿,是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没有之一。


  揭东区埔田中学 高紫悦    指导老师:徐少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