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一线教师们卸下讲台的忙碌,开启了多样的暑假生活。有的在健康调养中积蓄能量,在亲子互动里感受温情;有的于运动与阅读中实现“动静结合”,在笔墨间沉淀教育思考;还有的在陪伴家人的烟火气与专业提升的书香里寻找平衡。我市几位教师分别分享了各自的暑假生活,展现了教育工作者在休憩中成长、在生活中汲取养分的鲜活状态。
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出发
榕城区玉浦中心小学教师黄晓燕:炎炎夏日,恰逢暑假,正是老师们放松身心,调养身体的好时机。平时工作繁忙,对身体健康的重视不足,趁着假期较空闲,我到医院里对身体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身体调养,坚持规律作息,坚持体育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俗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是新学期正常工作的最大保障。
平日里,我忙于工作,孩子忙于学业,相聚时光并不多。假期里,对我来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享受亲子互动的好时光。与孩子一起制定暑假学习计划,孩子写作业时我在旁写写字,看看书,各有所得;休闲时光,与孩子一起沏杯清茶,烤个蛋挞,其乐融融;晚饭过后,与孩子一起散步聊天,畅谈未来,岁月静好。
假期不仅是放松身心、回归家庭的好时光,更是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升自我的好时机。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唯有坚持不断地学习,方能跟上教育发展的步伐。假期里,我积极参与各项学习培训,及时了解国家教育动态、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接下来开展工作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入学习2022年版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多渠道参与新教材培训,了解统编版教材的编排特点及内容变化,聆听专家对新教材的教学建议,力争做到“兵未动,粮草先行”,让自己在新学期对新教材的使用得心应手。另外,在假期的学习充电过程中,对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各项培训印象尤为深刻,每项培训都令我受益匪浅。如该平台推出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写好学术论文》培训,专家讲解思路清晰,实用性、专业指导性颇高;DeepSeek教学、科研、办公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育教学、人工智能工具赋能智慧课程建设等培训,更令我惊叹教育发展之迅猛。新学期,我将尝试把假期学到的新技能更好地运用于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升我的教育教学水平。
“动静”结合,“内外”兼修
惠来县实验小学教师林蕊如:炎炎夏日,我尽情地拥抱暑假时光,通过运动锻炼身体,通过阅读来滋养心灵,通过写作来沉淀自己,努力实现“动静结合,内外兼修”。
每天早晨,我们一家人按照计划,早早来到户外进行运动。跑步、打球,互相加油打气,其乐融融。一家人在运动中大汗淋漓,锻炼了身体,磨炼了意志,增进了亲子关系,也释放了不良情绪。当阳光强烈起来,或者雨点洒落下来时,我们到树荫下乘凉或在屋檐下避雨,一起侧耳聆听一声声清脆的鸟鸣,一阵阵热情奔放的蝉鸣交响乐或者醉心欣赏夏雨的洒脱之舞,在美妙的大自然中放松心灵,汲取心灵的能量。而后,我们迎着光返程,脚下的步伐更轻盈稳健,这是运动与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好馈赠。
暑假不仅需要“运动的时光”,也需要“安静的时光”,不仅需要锻炼身体,也需要丰盈生命、沉淀心灵。每天晚上,我会带着孩子们前往书院静心阅读。小女儿通过富有童趣的图书,感受阅读的乐趣;儿子通过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领略历史的风云变幻;我则通过阅读闪耀智慧之光的文化经典,汲取生命的养分。我们静静地翻动书页,在文字里拥有丰富的安静,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世界的窗口,抵达更广阔的天地,心灵也在悄然之间成长起来,变得丰富、细腻与美好。
夜晚,当孩子们沉沉睡去之时,我会静坐于书桌前,阅读专业著作,做摘抄笔记,写读后感受。有时,我还会打开电脑,把生活美好的瞬间和难忘的教育故事用文字记录下来,也会梳理自己在生活和教育中获得的启迪。
暑假的“动时光”也好,“静时光”也罢,都是不可错过的“慢时光”,是内外兼修的沃土。但愿老师们在美好的暑假时光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在烟火与书香间寻找平衡
揭西县纪达中学教师张燕妮: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暑假不仅是难得的休憩时光,更是一场关于生活美学的修行——在亲子嬉闹的烟火气里,在书香萦绕的静谧中,在陪伴家人的温情间,在挥洒汗水的运动场上,勾勒出属于自己的夏日画卷。
平时工作忙,暑假就可以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我会多陪伴父母,陪他们聊天喝茶、观赏荷花。同时,陪伴孩子也是暑假里温暖的时光。我喜欢带着孩子骑行于城市绿道、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亲子共读《朝花夕拾》,和孩子们看一部电影、一起逛逛博物馆,和孩子一起种下番茄苗,看它从嫩芽到挂果,这些让我们更懂得生命成长的意义。
专业成长始终是教师的必修课。我安排固定时间参加线上暑假教师研修班,利用电子资源平台(如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与同行碰撞思维火花;学习新课标解读、课堂管理创新等课程,利用时间整理教学随笔,将零散的课堂反思凝练文字。观摩名师课堂实录记录可迁移的教学策略,拓宽教学视野,看到主讲老师把抽象的理论转化为生动的教学案例,比如如何用“情境教学法”让古诗课堂活起来,我边听边记,收获了许多实用的解决方法。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假期里我会抽出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枕边放着张德芬的《我们终将遇见爱与孤独》,在台灯下品读黄厚江的作文教学智慧;阳台里翻着《苏东坡传》,看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在窗台上翻阅李镇西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撼人心魄。一本《王君语文创新教学十一讲》,书里的教学设计思路让我眼前一亮,我尝试着把其中案例改编成适合自己班级的方案,准备开学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