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写作课传统的训练方式只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思想品德教育渗透;而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Unit2 以 “遵守规则” 为话题,且 Section B 部分围绕 “How can rules help us?”展开内容,十分适合融入思政教育。本文以读写活动为主导,充分挖掘并活用教材,探讨如何在切实提高学生规则意识、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水平。
一、思政教育融入英语写作教学的重要意义(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英语学科肩负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形成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勇于承担等良好品质,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拼搏的时代新人,在掌握语言技能的同时,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二)丰富写作教学内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思政教育涉及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入这些思政元素,可使写作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为写作教学提供广阔的素材和话题。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既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对社会现象、人生价值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提升。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思政教育对学生写作教学至关重要,通过学习这一教学内容,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进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以及对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在 Unit2 Section B 的内容中,可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规则对自身成长以及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任何规则都需要严格遵守,无论是对自己、他人还是社会而言都是如此。这能增强学生尊重并遵守规则的意愿与态度,促使他们时刻关注自己对社会秩序的影响,并据此调整自身行为方式。
二、思政教育在读写教学中的具体实践(一)导入:情境创设激活规则认知老师采用 AI 技术将教材中的 Eric 转为动态数字人,通过视频展示他因规则太多而烦恼的情形,引导学生观察求助信,感受规则类文本中情态动词所表达的情感色彩,由此自然引出对“规则必要性”的思考,为后续思政教育的渗透做好铺垫。
(二)写作前:多维度剖析规则内涵语言解构与规则分类:学生填写完信件空白处的内容,梳理家庭、学校的规则,区分不同场景的区别。
规则意义讨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选定规则,分析所选规则的重要性,并从规则创建者的角度揣测其初衷。
思政情境深化:播放“无规则世界” 视频,并用孟子语录引出规则,举例说明规则如何保护我们、保障我们的生活。
写作框架搭建:分析范文结构,明确写作时采用“共情开头-规则分析-建议-升华” 的思路,阐述规则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价值。
(三)写作中:任务驱动践行规则理念学生以 Dr. Know 的身份给Eric写一封书信提出建议,内容包括共情理解、规则的意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以及主题升华。教师巡视,观察学生能否体现出规则的合理性,能否采用积极合理的沟通方式,让学生做到有理可依,从被动遵循规则转变为主动遵守规则,懂得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四)写作后:多元评价深化思政感悟发放包含思政维度的评价表,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反思规则对集体的积极影响。全班共同评议典型习作,讨论规则的“利他性”,引导学生修改作文,补充规则对社会的影响,深化对规则的认同。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一)教学成效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能熟练运用与规则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写作结构清晰。在思政素养方面,学生对规则的认识更深刻,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能够辩证看待规则。
(二)不足与改进部分学生在学习和探究写作中涉及的规则时视野较为局限,有些学生行文缺乏逻辑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增加拓展素材、加强写作逻辑训练,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思政元素充分融入教学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是一种将语言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也是当前我国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