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 信 扫 一 扫
不能纵容“问题童鞋”威胁儿童安全
发布时间: 2025-07-31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作者:

  在一些电商平台上,颜色鲜艳、价格低廉的婴幼儿塑料拖鞋很受欢迎,有店铺甚至号称“销量过万”。近日媒体记者调查发现,某些低价童鞋可能存在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超标问题。


  常被用作增塑剂的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类化学物质的统称,它具有类激素活性,能模拟雌激素或抗雄激素作用,干扰人体正常的内分泌水平。市面上的这类童鞋往往颜色亮丽、价格低廉,然而,所谓“物美价廉”的表象背后却是“毒料”在损害健康。更让人闹心的是,高温会显著促进邻苯二甲酸酯释放到环境中。夏季穿拖鞋时间更长,如此一来,这些“问题童鞋”的健康威胁恐怕更大。


  “问题童鞋”如此肆无忌惮,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某些不良商家为了增加产品舒适度并控制成本,却全然不顾儿童健康安全。同时,电商平台监管存在“漏洞”。比如,部分商家在上架前提交的是假合格检测报告,但实际销售的却是不合格产品。而且,平台过于看重“销量为王”,也纵容了不合格产品流向市场。


  治理已经在路上。今年6月1日起实施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童鞋安全技术规范》(GB 30585—2024),已经进一步强化相关规则,增加了邻苯二甲酸酯的有机化合物范围。6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将童鞋邻苯二甲酸酯超标作为重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部署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专项治理。


  当然,严查只是及时“祛毒”,要根治童鞋增塑剂超标问题,还需要全链条协同治理,筑牢儿童用品安全屏障。生产者要“断毒”,严格执行国家标准,提升企业质量安全意识。平台则要“拒毒”,必须切实履行管理责任,让算法给安全让路。消费者也要“识毒”,尤其要警惕刷出来的“好评”。


  童鞋承载着儿童脚下的安全,管住“问题童鞋”,才能让儿童的成长之路走得更有保障。(中国经济网 臧梦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