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稿塑立体人物屏《二老弈棋》。黄星阁 黄斯毅 作
香稿塑又称香末塑,是一种捏塑工艺,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是潮阳艺人黄星阁独创的一门民间艺术。香稿塑采用独特的香稿树的木质层碾成粉末状作为原料,汲取纱丁、陶塑、泥塑的艺术精华,创出立体人物香稿塑,由于工艺精美、比泥塑更坚固而深受欢迎。
今赏读的这件香稿塑《二老弈棋》,由黄星阁和黄斯毅父子于1960年4月创作,当时参加汕头地区工艺品评选会获得优秀工艺品二等奖。后来该作品被广东省民间工艺博物馆(广州陈家祠)收藏,在藏品档案中署名为《弈棋》。作品连同底座高22.5厘米,因时间太久致使人物形象的衣服颜色稍有剥落,圆桌上的木棋盘、棋子没有了,放在地上的一只拖鞋鞋带掉了,作为木底座的表面装饰也起皱脱离,不过作品的主体仍然完好无损。
《二老弈棋》从生活中选取素材,以反映当年的农村养老院为表现内容,采用写实的手法,其衣饰、肤色都接近真实人物,包括一些道具也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物象为依据,忠实地反映了生活,饱含纯真与质朴的美。
在捏塑过程中,黄星阁、黄斯毅父子俩对表现的人物进行典型的归纳和艺术再创作,十分注重形体与色彩两者的交融结合,把握好对捏塑人物形体的认识和审美取向,注意人物内在情绪和整体神韵,关系上互映呼应,使之生动有趣,宛然若生,赋予了香稿塑立体人物艺术的个性美。
但见两位弈棋老人脸庞清瘦,高高的颧骨,光秃秃的头顶,脑后分别留着白或花白的头发,尖尖的下巴也各飘着一缕白与黑的胡子。左侧穿着布鞋、留白胡子的老人坐在木椅子上,眼睛盯着圆桌上的棋盘,因自己走了妙着,使对方处于危境,故显得悠然自在,跷起二郎腿,左手拿一只烟斗和一盒火柴,右手拿着火柴枝要点火吸烟。而在右侧的老人右脚穿着拖鞋,左脚光着脚屈起踏着椅子,拖鞋放在地上,左手按在膝盖上,右手放在棋子上却举棋不定,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故显处危而有点紧张,真可谓情趣盎然,栩栩如生。
这两位老人的装束朴素,眼眸专注,神态不同,生动逼真,妙趣横生,可见作者细心地思考形象,创造形象,形成有新意的构思和形式美的造型,的确下足了功夫,让观者感到十分亲切。说起这屏作品还有一段趣事,当年的潮阳县有关部门要求黄星阁和黄斯毅父子俩创作出一件反映敬老院的作品。时年27岁的黄斯毅对父亲说,“就用下棋的题材吧,我来做动作,你来扎坯”。儿子坐在椅子上比划动作,父亲在旁边扎“枝骨”和塑粗坯,然后由黄斯毅进行捏塑。为反映养老院老人幸福生活,在捏塑第一稿时有意使人物形象肥胖些,但当时刚好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怕被人误解为“水肿”,只好重新捏塑成清瘦型了。棋盘上的棋子不但很小,且字迹要清楚,这难不倒会微书、懂棋艺的黄斯毅,木制的棋盘上,一枚枚棋子字迹端庄、秀丽清晰,棋盘上的残棋还是一个妙局,真是难能可贵。
香稿塑立体人物作品乍看都会认为是泥塑,当你听了介绍并亲手拿起来就感觉物体很轻,大不一样,究其实质就是所用的材料截然不同。这屏作品除了两只方椅和圆桌、棋盘是用原木料精心制作而成外,两个人物形象是根据不同的特点确定铅线粗细,扎纸胚定型,捏塑时先将稿末泥涂于纸胚上,先塑下肢体态,后塑头部,续塑双手,调整身段比例、神态,注意衣纹显布质料硬软适中,短杂有序,着色淳朴明快,以达到塑型传神的视觉效果,极富民间艺术的装饰特点,其独特的艺术意蕴很值得品味。
(作者系广东省岭南民间工艺研究院副院长)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