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普宁市围绕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布局,强链赋能、聚势突围
打造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新高地
普宁市不断完善市场配套设施,优化交易环境,着力推动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通讯员 摄
近日,2025年广东省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揭阳市大健康产业推介会在普宁举行,政产学研各界200余名人士合力为大健康产业把脉定向。作为全国首个“中国中药名城”试点城市,普宁市围绕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布局,全力推动中医药产业全链条升级、全领域创新、全要素集聚,着力打造服务全生命周期的大健康产业。近年来,普宁市中药材专业市场年均交易额约120亿元,居全省第二、粤东第一。2024年该市大健康产业总产值达271.2亿元,占揭阳全市67.75%.
强链筑基,打造中医药产业链闭环生态
普宁市编制《普宁市医药健康产业5年发展规划》,通过强化规划引领强链筑基,构建“种植—加工—流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上游深化联农机制,拓展种植规模。普宁市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普侨镇虎乳菌、南溪镇鼓首花头、梅林镇三叉苦等标准化种植产区,该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6万亩、年产量1.75万吨,种植岗梅、三叉苦、牛大力等中药材700多种,切实筑牢中药材源头保障。
中游聚合产业资源,开发中药饮片。普宁市推深做实普宁医药工业体系,依托现有的22家药品生产企业及600家医疗器械企业优势,进一步强化标准引领与质量管控,由康美药业制定700多项中医药编码国家标准,建成“国家中药饮片GMP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带动该市生产普药饮片1000多种,品规2000多个。
下游强化市场枢纽,畅通贸易渠道。普宁市充分发挥全国最大的贵细中药材采购中心——普宁中药材专业市场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市场配套设施,优化交易环境,目前,该市场600余家商户合计日均上市品种超1000个。依托康美物流港和省内最大的利泰自动化立体仓库,配套20余家联运企业、数万营销人员及100多条运输线路,形成高效畅通的医药流通网络。联合海关部门推行“随报随检、快速验放”措施,打通中药材外销渠道。2025年1-5月,辖区企业出口中药材5047万元,同比增长16.3%.
平台聚势,构筑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磁场
普宁市持续加强产业园区平台建设力度,着力构筑医药产业发展载体,发挥“一主三副园区”平台作用,搭建普宁产业园、池尾科技工业园等医药产业园区。
以专业化产业园区为依托,企业发展更具底气。目前,近年来招引的安诺药业、绿洲医药等9家医药生产企业已建成投产,泰鑫药业、祥源药业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2024年园区药企产值合计超23.63亿元,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普宁市还积极谋划建设生命科学产业园,规划面积4.1平方千米,着力打造粤东生命科学与生态康养示范区。依托园区产业集聚和政策优势,围绕生物医药全产业链科学积极招商引资。2024年以来,已招引中药饮片、化学药制造、医药流通等生物医药类项目9个,预计总投资约21亿元,为打造区域性医药大健康产业高地奠定坚实基础。
创新突围,激活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动能
普宁市以大健康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规范引导制药企业探索发展“药食同源”新业态,以人参、西洋参等贵细中药饮片为原料,开发菊皇茶、五花茶等系列天然植物食品,紧扣便捷化、功能化保健品市场需求,创新研发阿胶归芪、蛋白口服液等生物技术保健食品,合力推动传统中药向大健康领域延伸。
与此同时,普宁市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支持康美药业编制和运营全国唯一的中药材价格指数(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建成国际组织认证的CNAS、CMA检测中心,申请专利保护850余件;引导利泰制药开展技术创新,推动其研发的10个产品成功申报认定“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其中氨基酸注射液系列产品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占据全国13%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