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阁楼咖啡馆、农田旷野星空火锅、民宿小镇新国风、庭院赏花听雨落……近年来,在短视频传播影响下,不少乡村布局新业态、拓展新模式、开辟新体验,磁吸城市年轻人打卡“诗和远方”,让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解锁新赛道。一面是都市年轻人寻觅松弛体验的新需求,另一面是乡村把握新需求、供给新业态的创新发展,两者“一拍即合”“双向奔赴”,勾勒出乡村振兴发展新图景。
当然,乡村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衍生,离不开新生代农民、返乡青年等“自带流量”进村。他们懂技术、思维活、视野广、专业强,拥有活跃思想和敏锐市场嗅觉,把握短视频时代潮流与趋势,立足乡村文化、民俗、风土和发展客观实际,精准衔接现代年轻人消费心理,让“高颜值、互动强、新意足”的新业态在乡村落地开花,诸如“村非遗+衍生”周边文创产品,星空火锅创意设计,村咖开在田间地头等等,成为无数人向往的“乡愁乡愿”,让现代与传统、文化与科技交相呼应,点燃乡村振兴发展的澎湃活力。
卖风景、卖情绪,戳中现代青年人个性化、定制式、松弛感的精神需求。以“流量”为载体、以乡村文化为“卖点”、以创意创造为驱动,返乡青年、时代农人等“自带流量”进村,与乡村振兴广阔舞台与美好际遇碰撞,绽放青春活力、释放创造精神、彰显魅力风采。如,带着墨镜、喝着咖啡、漫步乡野的恬静安然,既有乡村风趣的绿意,更有现代生活方式的时尚新潮,点亮现代年轻人追寻空旷自由、无拘无束的憧憬心;再如,身着汉服、游弋江南小镇、飘飘若仙之感令人神往,引发一波又一波国风热潮等等。所见,青年“自带流量”进村,不仅激发人们参与乡村生活的热情与意愿,更丰富与提升乡村文化内涵,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入乡青年“自带流量”进村,打破了政府主导乡村宣传的单一局面,侧面彰显人民群众蕴藏的创造潜能与智慧力量。事实上,诸如文旅局长卖力宣传、乡村干部先后登场,不乏“赔本赚吆喝”、甚至“卖丑尴尬”等现象。“自带流量”进村的青年,本质上是数字人才,把握市场运行规律、掌握数字信息技术、了解现代消费群体心理,方能深挖乡村比较优势和特色定位,诸如剧本杀、村咖、奶茶店、非遗馆等业态,以短视频表达传播、讲述好乡村振兴故事,让宣传高效率、低成本化,更为乡村发展吸引人气和流量,推动乡村商业空间升级与结构优化,为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新时代乡村振兴,离不开青年力量;乡村振兴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造福群众。把握新需求、发展新业态、拓宽新场景,让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事物、新体验在乡村田间地头、农家庭院冒出来,传播乡村声音、奏响振兴强音,以“文化+创意”“科技+场景”等多元方式破解“千村一面”乡村文旅困境,让乡村走向城市、走向世界,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当然,新业态进村须完善与村集体、村民的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新业态、新产业增值收益,共同勾勒农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nograb/646941/98/1510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