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季节,稻谷飘香,沉甸甸的稻穗随风起伏,涌起阵阵金色稻浪。趁着天气晴好,我市各地农户抓准时机开镰收割,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
6月27日上午,在澄海区溪南镇东社村的汕头市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记者看到田里一垄垄整齐有序的稻穗低垂、谷粒饱满,成片的早稻金光灿灿,6台收割机在稻田里纵横穿梭收割稻谷,随着轰隆隆声响,金黄的稻浪卷入收割机仓,收割、脱粒、碎秆还田,整套操作一气呵成,短短数分钟内一亩稻田就收割完成,稻田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承担示范基地建设的南盛种养专业合作社生产负责人章超群顶着烈日,在田里忙前忙后,指挥着稻谷收割、车辆转运等事宜。“机收效率高,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50亩,工作效率比传统人工提高数十倍。我们趁天晴赶紧收割,以免遇到台风暴雨影响收成,预计7月10日前就能全面完成早稻收割。”章超群笑着说道。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农业专家在现场实割实测水稻产量,仔细称量、核算、登记着相关数据,“今年天公作美天气好,水稻的收成普遍较好”农业专家告诉记者。
据章超群介绍,合作社的溪南水稻基地总共有1500亩左右,其中1200亩开展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100亩为高产攻关田。今年春季,基地抢抓农时2月份开始春耕备耕,3月初开始插秧,6月底稻谷逐渐成熟,目前已进入收获季节。预计今年早造优质丝苗米亩产能达到525公斤,高产攻关田平均亩产则达到600多公斤,早稻产量比去年略高一点,实现了丰产目标。
据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介绍,今年春耕后风调雨顺,全市30多万亩早稻目前陆续进入成熟收割期,估计7月中旬能基本完成收割任务,预计今年全市早稻总产量可超15万吨。目前各地农户正在抢抓农时,积极组织机械和人力进行收割,各级农业技术人员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生产,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农业农村部门提醒,进入7月份后,“双夏”期间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要应对台风、暴雨等多变天气,各地要落实落细应急工作措施,抢抓晴好天气全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
(编辑: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