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4月15日,有网民在抖音平台反映其在三亚林某记海南风味餐厅就餐时,店内服务态度差,购买的团餐菜品疑似提前做好,须给五星好评才可以就餐等问题,引发网民关注。接报后,三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联合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立即开展调查,现正在调查中。(4月16日 澎湃新闻)
伴随着“种草”“拔草”“打卡推荐”等点评形式的诞生和发展,“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门店纷纷入驻各大电商平台或短视频平台,比如美团、大众点评、抖音等。为吸引更多消费者,跻身推荐榜前列,五星点评至关重要,因而,越来越多门店会在顾客前来就餐时,表达希望得到五星点评的诉求。对于一个门店生存发展而言,索要五星点评的诉求无可厚非,并且只要态度良好恳切,同时赠送一些菜品福利,大多数的消费者都会答应和给予五星好评。在现如今的就餐体验中,这一现象似乎也已逐渐成为社会常态。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短暂地获得了小福利,但是从长远来看,餐厅的点评体系失真,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参考价值,“照骗”风险大大提高的同时,顾客与门店、电商平台之间的信任建立更岌岌可危。消费者无法从评价体系中获得真实反馈,门店选择变成“排雷游戏”,就餐体验自然不乐意、不满意,长此以往,无论是门店,还是电商平台,都将面临口碑下滑的风险,好评积累的正向效应也被进一步削弱。
对于门店而言,通过五星好评吸引消费者的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流量倾斜,但好口碑可不是要出来的。“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想要获得消费者的口口相传,回头客的常常光顾,如若没有出众的产品优势、贴心的服务品质等能确确实实吸引到顾客的门店特色得以支撑,其最后必将因一昧索要甚至强制要求好评的行为遭受反噬,面临顾客的大量流失和吐槽。此外,强制好评的行为更是严重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禁止虚假宣传”条款,同时侵犯消费者的评价自由权与公平交易权。
相较于一门心思在平台点评体系中追逐流量青睐,餐饮门店更应聚焦食品本身的品质提升——从原料选购、口味研发到份量把控,都需精益求精;同时强化顾客体验的优化升级——包括门店环境的改善、服务品质的提升与价格体系的合理性。毕竟 “金杯银杯不如顾客口碑”,扎实的产品力与真诚的服务意识,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以近期社交平台上掀起的“拯救蓝莓包”热潮为例:某门店推出的5元蓝莓包,以真材实料的品质、实惠亲民的价格赢得关注。这家店没有依赖眼花缭乱的营销手段或博眼球的取名技巧,而是始终坚守“顾客本位”——即便只有少数顾客喜爱,仍坚持制作。这份真诚换来了顾客的双向奔赴:有顾客每次购买大量蓝莓包,并通过短视频分享与产品的故事,为门店带来自然流量。真实口碑的裂变效应,正是对“专注产品、用心服务”的最佳回应。
总体而言,餐饮门店想要获得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好评固然重要,但强制索要切不可取,只有消费者对门店的真实、真诚支持和评价,才能以此吸引来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好评效应才能正向呈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64/148880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