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靖海镇坚持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该镇人居环境整治试点村的后池村,通过创新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推动乡村从“一时美”迈向“时时美”,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动能。
党建引领,凝聚环境整治强大合力
后池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引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每周一次的全镇干部环境整治义务劳动,成为后池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镇、村两级干部带头清理村内主干道、巷道及卫生死角,铲除公共区域墙上乱贴的小广告,以实际行动凝聚整治强大合力。今年以来,该村已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10场次,动员志愿者100多人次,群众自发参与率达20%.“党群同心、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逐步形成,人居环境整治力量日益强大。
后池村还通过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划分为五个片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网格长,村“两委”干部和治调主任分片负责,确保责任到人、精准治理。网格员每日对责任区域开展巡查,发现问题及时通过微信群反馈并立行立改,推动环境整治工作实现精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创新机制,夯实乡村环境整治根基
后池村以生活垃圾治理为突破口,全面推行“垃圾不落地”模式。通过科学规划垃圾投放点、设置定时定点收集路线、配备专业清运车辆与人员等做法,逐渐引导村民养成定点投放垃圾的良好习惯。
与此同时,后池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经常开展“学雷锋·文明实践我行动”等主题活动,并通过广播、宣传栏、微信群等,多渠道宣传垃圾分类知识,村民环保意识显著提升,乱扔垃圾现象大幅减少。
此外,后池村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与村民签订责任书,明确村民负责自家门前的卫生、绿化和秩序管理工作。借助微信平台搭建线上沟通渠道,定期推送“门前三包”知识要点和优秀案例,鼓励村民反馈问题并互相监督,进一步夯实村庄整洁根基。在卫生费收缴工作中,后池村坚持“透明化”与“人性化”双管齐下的原则,按每户100元/年的标准收取卫生费,收支明细每月进行公示,村民代表全程监督,同时免除了低保户、五保户的卫生费用,赢得了村民的一致支持,全年卫生费收缴率100%.
绿色发展,绘就乡村生态新画卷
后池村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
今年3月,后池村抢抓春季植树时机,组织党员先锋队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沿着池内池塘打造樱花景观路(见上图。袁韵玲 摄),种植紫藤、蓝花楹、樱花等367株,累计投入资金13万元。其中,揭阳市总工会投入帮扶资金10万元,镇、村自筹资金3万元。这一举措,不仅为后池村增添了新绿,也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了绿色动能。
通过“垃圾不落地”“党群合力”“网格赋能”“责任到户”“资金保障”“植树添绿”等多项举措,后池村逐步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
如今,在后池村,党建引领的“红”姿态与乡村环境的“绿”动能交相辉映,促进了乡村“颜值”和群众生活品质的双提升,绘就了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